第191章 朝堂风暴,血证如山(2 / 2)

“顾统领还有证据。”苏晚退后半步,将目光投向顾昭。

顾昭神色冷峻,从怀中取出一个黄绫包裹,动作沉稳地打开,露出半封烧焦的信笺。“这是从晋州知府私宅的炭盆里抢出来的,臣找了三个刻字先生复原。”他缓缓展开信笺,声音像淬了冰一般寒冷。“上面写着‘粮已发,老弱留,青壮除,莫留口实’。”

许大人赶忙凑过去查看,只一眼,便倒吸一口凉气。“这落款......是晋州藩王府的暗印!”

龙案后的纱幔“刷”地被掀开,皇帝猛地站在案后,龙袍上的金线在晨光的映照下,闪耀着刺眼的光芒,让人几乎睁不开眼。“陈爱卿,你不是总说晋州赈灾无弊?”皇帝的声音带着雷霆之怒,仿佛能将一切虚伪与罪恶击碎。

陈尚书“扑通”一声重重地跪了下去,额头狠狠地磕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陛下明鉴,臣绝不知情......”

“不知情?”皇帝愤怒地抄起案上的茶盏,用力砸了过去,青瓷碎片擦着陈尚书的耳际飞过,险之又险。“顾昭查了三个月,从粮袋到尸坑,从病例到密信,桩桩件件都指着晋州藩王和你户部!”他气得抓起顾昭呈上来的尸坑图,用力挥舞着。“你看看!这一百七十二个冤魂,哪个不是大宁的百姓?”

就在这时,张公公捧着圣旨从殿后迈着小碎步匆匆出来,苏晚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愈发急促。“着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三司会审,彻查晋州赈灾粮案。”张公公尖细的声音像根针,直直地刺进每个人的耳朵。“凡有包庇者,与逆同罪!”

退朝时,殿外的日头已爬到中天,阳光炽热而耀眼,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苏晚跟着顾昭缓缓往宫外走去,靴底踩着满地的青砖,只觉得脚底发虚,仿佛整个人都还沉浸在方才朝堂上的激烈交锋中。

身后突然传来衣料摩擦的细微声响,她下意识地转头,正撞进陈尚书阴鸷的目光里。他站在廊下,手指死死抠着朱红的廊柱,指缝里甚至渗出血丝,那眼神中充满了怨毒与不甘,仿佛要将苏晚生吞活剥。

“苏姑娘留步!”

苏晚脚步一顿,转头看见许大人正扶着小太监,急匆匆地追了过来。老御史手里紧紧攥着她的病历本,眼角还挂着泪,神情激动。“老朽替晋州的百姓谢你。”他颤颤巍巍地把本子塞进苏晚手里,声音中满是感激。“往后若有难处,尽管来御史台找我。”

顾昭见状,手悄悄覆上苏晚的后背,他的掌心滚烫,透过薄纱衣料传来温暖的温度,仿佛在给苏晚传递力量与安慰。“先回医馆。”

宫门外,马车早已备好。苏晚踩着脚凳上车时,忽闻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那声音如同密集的鼓点,打破了原本的宁静。她下意识地抬头,看见街角的茶楼二楼,有个戴斗笠的人正举起茶盏,那动作,像极了逃荒时见过的土匪发信号。

“小心!”

顾昭的低吼与车夫的惊呼几乎同时炸开。苏晚本能地往后一仰,一辆黑马马车如脱缰的野马般从斜刺里冲了出来,车轮擦着她的衣袖,重重地碾过青石板,车辕上的铜铃被撞得粉碎,发出一阵刺耳的嗡鸣,仿佛是危险来临的警报。

“保护苏姑娘!”影十一反应极快,手中的刀已出鞘,寒光一闪,几个暗卫如离弦之箭般朝着黑马马车冲了上去。

顾昭迅速将苏晚护在身后,指节紧紧抵着她的后腰,声音沉得像暴雨前的闷雷。“看来,有人等不及了。”

苏晚望着那辆绝尘而去的马车,后颈渗出冷汗,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她下意识地摸向怀中的病历本,指尖触到本子里夹着的半枚莲子,那是从尸坑中捡的,莲子壳上的裂纹里,还粘着一丝暗红的血,仿佛在提醒着她,这场风暴,果然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