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验药擂台,群医噤声(2 / 2)

陆大人的额头渗出密密麻麻的冷汗,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领。他想往后退,却发现吴侍郎正紧紧盯着自己,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他的内心;他想辩解,可笼里已经没了动静的白鼠,如同铁证一般,让他无言以对。

周文瞅准时机,挤到顾昭身边,快速将一张纸塞进他手里,又迅速缩了回去 —— 那是他昨夜偷抄的太医院验药记录,上面血莲子的用量被改过三次,每一处改动都像是隐藏在黑暗中的秘密,如今即将被揭开。

“吴大人,” 苏晚捧起第二组竹笼,小心翼翼地递到吴侍郎面前。“您请看。”

吴侍郎俯身查看,瞳孔微微收缩,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震惊。他伸手探了探白鼠的鼻息,又翻开它的眼皮 —— 瞳孔散得像团墨,已然没了生气。“确实没了生气。” 他直起腰,神色严肃地朝陆大人拱了拱手,“陆院判,这安神汤的毒性,怕是要重新审定。”

“不可能!” 陆大人踉跄着后退,脚步慌乱,不小心撞翻了身后的药箱。药材撒了一地,其中几株暗红的血莲子滚到苏晚脚边,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定是你动了手脚!” 他指着苏晚,声嘶力竭地喊道,脸上的愤怒与慌乱交织在一起。“你一介民女,敢诬蔑太医院......”

“诬蔑?” 人群里突然响起一声喊。王伯的闺女挤到前面,她眼眶青黑,额角还缠着布,面容憔悴。“我喝了安神汤整夜睡不着,前日还吐了血!苏小娘子给我扎了针才好的,这药要是没毒,我这血是哪来的?”

“对!我家老伴有心悸,喝了这药更喘不上气!”

“我孙子喝了直喊肚子疼......”

骂声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将陆大人淹没其中。他的官帽歪了,锦缎袖口沾了泥,狼狈不堪。他死死盯着苏晚,嘴唇颤抖着挤出几个字:“你今日之举,必将付出代价。”

话音未落,顾昭已经迅速挡在苏晚身前,如同坚实的护盾,保护着她。他望着陆大人被人群推搡着走远的背影,指尖不自觉地捏了捏袖中周文递来的纸笺 —— 上面的墨迹还带着潮气,写着太医院近三月来修改的验药记录,这将成为揭开真相的关键证据。

“阿姐,” 阿水从后面递来一个布包,脸上洋溢着笑容。“张婶塞的,说是刚蒸的糖糕。” 少年的眼睛亮闪闪的,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大家都信你!”

苏晚接过布包,糖香混着槐花香瞬间钻进鼻腔,那熟悉的香甜气息让她感到一丝温暖。她望着满地狼藉的验药台,望着人群里朝她竖大拇指的老张头,望着顾昭眼里倒映的晨光 —— 这一局,她赢了。然而,陆大人临走时那充满恨意的眼神,却像根刺扎在她心里,让她隐隐感到不安。

她想起昨夜顾昭说的 “陛下自有明断”,想起周文抄录的记录里,血莲子的供药商盖着晋州藩王的暗印。更夫的梆子声从远处传来,“咚 ——” 的一声,悠长而沉闷,惊起满树槐叶,仿佛在为这场风波敲响警钟。

此刻的陆大人正站在太医院的偏殿里,他愤怒地扯下官帽,狠狠摔在地上,玉牌瞬间裂成两半。“去把所有御医叫来,” 他对着发抖的随从大声吼道,声音在空荡荡的偏殿里回荡。“明日早朝,我要参苏晚一个‘妖言惑众,扰乱朝纲’!”

月光如水,悄然爬上屋檐,洒下一片银白。苏晚静静地坐在医馆后院的石凳上,四周静谧无声,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顾昭轻轻地将周文的纸笺递给她,烛火在两人之间摇晃,将 “晋州藩王” 四个字照得格外发亮,仿佛在提醒着他们这场斗争的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势力。

“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顾昭的声音很低,如同微风拂过湖面,却带着一丝沉重。“但你今日,让全京城的人都看清了真相。”

苏晚摸了摸怀里的布包,糖糕还带着余温,那丝丝暖意透过布料传递到她的手心。她望着天上的月亮,思绪飘回到逃荒路上,母亲咳血的模样,弟弟饿得啃树皮时的眼泪,那些痛苦的回忆涌上心头。她暗暗发誓,这一次,她要护着所有像他们一样的百姓,寸步不让。

院外传来巡夜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而在皇宫的御书房里,一盏孤灯还亮着,昏黄的灯光在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影子。皇帝捏着吴侍郎刚送来的验药奏报,指尖在 “血莲子有毒” 几个字上重重一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严与愤怒。

“去传顾昭。” 他对暗卫说,声音低沉而有力。“让他明日早朝,带着苏晚的验药记录来。”

夜风轻轻卷起半片槐叶,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飘进验药台的竹笼里。那只死去的白鼠还保持着抽搐的姿势,仿佛在诉说一个被掩盖了太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