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血莲浮影,药案初现(2 / 2)

与此同时,东跨院的小值房里,周文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他是太医院新收的弟子,今夜轮值整理验药记录。烛火忽明忽暗,仿佛预示着某种不祥。当他翻到最后一本时,一张未盖印的纸笺从册页里悄然滑落,上面写着:“血莲子性温,可安神,无害。”

他的手瞬间颤抖起来,心中涌起一阵不安。前日,他还跟着吴侍郎去御药房,亲眼看到吴大人捏着血莲子,眉头紧皱,说这药 “像泡过血的”。怎么才过两日,验药结果就截然不同了呢?

周文迅速抄录下纸笺内容,小心翼翼地塞进贴身的暗袋。窗外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回荡。他望着值房外的影壁,那里投着两个晃动的人影,那是陆大人的亲信。

“明日下值,” 他紧紧攥着暗袋里的纸笺,喉咙发紧,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得去医馆找顾校尉......”

次日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医馆后院。苏晚蹲在竹笼前,静静地看着三只小白鼠在笼里欢快地窜来窜去,它们的毛色油亮,充满生机。阿水抱着个陶瓮,站在旁边,瓮里泡着碾碎的血莲子,散发出一股奇异的味道。

“阿姐,你说拿这药喂老鼠,真能看出问题?” 阿水一脸好奇地问道,眼中闪烁着疑惑。

“能。” 苏晚用竹筷夹起一块蘸了药汁的馒头,神情笃定地说道,“现代医学做毒理实验,都是这么试的。” 她转头看向站在院门口的顾昭,他正和影三低声说着什么,听到动静,抬眼望过来,目光如同穿过层层雾霭的月光,温柔而坚定。

“顾昭。” 她轻声喊了一声,待他走近,将竹笼递过去,“等会我要在医馆前院搭个验药台,让街坊四邻都来瞧。陆大人不是说血莲子无害么?我让这三只老鼠替他证明。”

顾昭接过竹笼,指尖隔着竹篾轻轻碰了碰小白鼠的耳朵,那毛茸茸的触感让他的动作轻柔了几分,“需要我调暗卫维持秩序?”

“不用。” 苏晚轻轻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要的就是人多。” 她望着院外渐起的人声,卖糖葫芦的老张头正扯着嗓子吆喝着路过,几个妇人拎着菜篮,正好奇地往医馆这边走来,“他们信我治好了张婶的难产,信阿水敷的金疮药,自然也信我验的药。”

暮色渐渐深沉,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缓缓笼罩了整个医馆。医馆前院的槐树下,支起了两张长条桌,在黯淡的光线中,显得格外醒目。阿水搬来方凳,苏晚蹲在桌前,仔细地调试着秤砣,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专注。风里飘来隔壁面馆的面香,与药铺的艾草味交织在一起,混合出一种独特的味道,倒比白日里更让人感到安心,仿佛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较量前的宁静。

“阿姐,” 阿水递来一盏凉茶,打断了苏晚的思绪,“你说陆大人会不会派人来搅局?”

苏晚接过茶盏,目光望向天边最后一缕霞光,那抹绚丽的色彩逐渐消失在黑暗之中。她想起红绡鬓边歪着的珠花,那是阴谋的象征;想起顾昭昨夜说 “陛下自有明断” 时,那坚定的眼神,如同黑暗中的明灯;想起周文抄录的那张纸笺,此刻正安静地躺在顾昭的暗袋里,那是揭开真相的关键。

“会。” 她轻声说道,指尖轻轻抚过桌沿新刷的红漆,那触感让她更加坚定了决心,“但他们想不到,我们等的就是这一局。”

夜更深了,黑暗如同浓稠的墨汁,将医馆后院紧紧包裹。竹笼里传来细碎的响动,打破了夜的宁静。苏晚打着火折子,小心翼翼地凑近竹笼,微弱的火光在黑暗中摇曳。只见那三只小白鼠缩在角落,原本油亮的皮毛失去了光泽,变得黯淡无光,其中一只正痛苦地抽搐着,啃咬着自己的爪子,那场景让人揪心。

阿水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惊讶地说道:“阿姐,它们......”

“三日后,” 苏晚轻轻吹灭火折子,黑暗中,她的眼睛亮得惊人,仿佛燃烧着正义的火焰,“三日后的辰时,我要让全京城的人都看见,这血莲子到底有多毒。”

院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咚 ——” 的一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惊起几只夜鸦,扑腾着翅膀飞向夜空。苏晚望着前院搭好的验药台,在夜色里,它宛如一座沉默的擂台,等待着与邪恶的较量。

她转身对阿水说:“去把顾昭请来,有些话,得连夜和他说。”

风卷着槐叶,“沙沙” 作响,掠过验药台,扫过桌上的秤砣和药碾。月光如水,漫进院子,在 “安神汤” 的配方上投下一片银霜,那三个字的笔锋里,仿佛藏着即将掀起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