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毒影重重,暗流交锋(2 / 2)

苏晚正在给老周头贴膏药,听到声音,她抬头说道:“原是杜大人送来的药材好。酸枣仁饱满,茯神干净,我只按殿下的脉案原方配了,倒显得是我医术好了。”

杜仲的手指在案几上轻轻叩击两下,眼尾的细纹挤成一团,皮笑肉不笑地说:“苏大夫过谦了。”他转身要走,又似乎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殿下说后日要再诊脉,苏大夫准备准备。”

门帘在他身后缓缓落下,苏晚望着杜仲消失的方向,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她对着里屋说道:“可以出来了。”

顾昭从屏风后转了出来,身上的玄色劲装还未换下,发间还沾着清晨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他刚才看药柜的眼神,像在找什么。”

“找被换走的毒药。”苏晚一边把藤黄根磨的粉收进瓷瓶,一边说道。“我让人把原药材埋在后院槐树下了,他找不着。”她抬头看向顾昭,“你那边呢?”

“影十一扮成卖糖葫芦的,守在东巷口;影十三装成货郎,在西墙根儿。”顾昭的拇指摩挲着腰间的玉佩,表情严肃。“医馆前后门,还有屋顶,都布了暗卫。他们若想再动手,必露马脚。”

“不够。”苏晚突然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得让人跟着他们的人。”

未时,阳光炽热地洒在青石板路上。小翠提着竹篓去倒药渣,她故意放慢脚步,碎步轻轻踢着青石板,发出轻微的声响。等那道灰影从街角悄然闪出来时,她才加快了脚步。

“姑娘,药渣倒这儿?”小翠站在巷口的青石槽前,看似不经意地问道。她的余光瞥见那道灰影闪进了对面的“福来客栈”。

竹篓“哗啦”一声,药渣落进石槽。小翠蹲下身,假装捡掉落的药包,眼角的余光扫过客栈二楼。只见靠窗的桌子边,那个灰衣人正和一个穿着玄色直裰的男子碰杯。玄色直裰的袖口绣着金线云纹,一看就不是普通百姓能穿得起的。

她捏着药包起身时,手指不小心被草叶划破了,血珠渗了出来。但她却笑了,因为她清楚地看到,那玄色直裰男子的腰间,挂着半枚青铜钱,和前日在药材底下发现的纹路一模一样。

戌时,夜幕降临,医馆关门。苏晚坐在桌前,静静地听着小翠的禀报,手里的茶盏渐渐凉了。她望着案头那半枚青铜钱,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赵允熙临死前说的“陛下要的是晋州兵符”,心中顿时明白,原来这盘棋里,不止有藩王,还有其他隐藏的棋子。

“明日赵允熙复诊。”她转头对顾昭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我要试试他的底线。”

第二日巳时,阳光明媚,赵允熙的八抬大轿稳稳地停在医馆前。他掀开轿帘,缓缓走了下来,金丝蟒纹披风扫过青石板,发出轻微的声响。他的目光落在苏晚脸上,笑着说道:“苏大夫,本王这两日睡得极好。”

“殿下心宽,自然睡好。”苏晚伸手搭着他的脉,指尖感受着那紊乱的脉象。藤黄和甘草的解毒效果,让草乌头的毒性被压得极轻,但她心中却明白,这只是暂时的平静。“只是臣有一事不明。”

“哦?”赵允熙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晋州三年大旱,百姓易子而食。”苏晚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根针,直直地刺向赵允熙。“臣听闻赈灾粮早发了三批,可为何晋州的百姓,还在啃树皮?”

赵允熙的瞳孔骤然收缩,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随即,他笑出声来,只是那笑声中带着一丝阴森。“苏大夫果然不同凡响,连本王的心思都猜得透。”他倾身凑近苏晚,声音低得只有两人能听见,“但有些事,知道太多,未必是福。”

苏晚收回手,脉枕上留下浅浅的指痕。她直视着赵允熙的眼睛,坚定地说道:“臣只知医者父母心,见不得百姓受苦。”

赵允熙起身时,披风带翻了案头的茶盏。茶水溅在青铜钱上,映出半枚模糊的纹路。他看了眼那钱,又看了眼苏晚,转身出门时说道:“后日,本王让杜仲再送些药材来。”

夜色渐深,月光如水,漫过医馆的青瓦。苏晚独自爬上医馆的屋顶,远处藩王府的灯火辉煌,像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她静静地站在屋顶,伸手摸了摸腕上的银镯,那是母亲临终前塞给她的,里面藏着半枚青铜钱的模子。

“他们在等一个机会。”她对着夜风轻声说道,声音被风吹散在夜色中。“而我,也在等。”

檐角的铜铃突然“叮叮当当”地响了起来,像是有人在远处轻轻拨动。苏晚低头看向医馆后院,只见槐树下的土堆被扒开了一角——有人来找被换走的药材了。她指尖紧紧扣住银镯里的模子,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心中暗自思量,明日给赵允熙的药里,该少放些甘草了,她要让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人,渐渐露出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