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医棚危机(2 / 2)

“妨碍公务的是你们吧?” 魏五的声音冷得像块冰,透着彻骨的寒意。

不知何时,魏五已经绕到了医棚后墙,手里揪着一个浑身补丁的 “乞丐”。那 “乞丐” 脸上涂抹着厚厚的锅底灰,试图掩盖自己的身份,可手腕上那细腻嫩滑的皮肤却怎么也遮不住。魏五猛地扯掉对方的破帽子,露出一个油光水滑的分头,在阳光下闪烁着油腻的光泽。“这位兄弟在篱笆外蹲了半个时辰,说要讨口水喝,可我搜他怀里,搜出这个。”

说着,魏五用力甩过来一张纸。苏晚稳稳接住,一股熟悉的霉味扑鼻而来 —— 正是县衙账房特有的旧纸味道。展开一看,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速查城南医棚账目,若有不妥,即刻查封,勿使周御史查知。” 末尾盖着个朱砂印,正是知县的私章,那鲜艳的红色此刻看起来却透着一股阴谋的气息。

“县太爷怕的是周御史顺藤摸瓜,查出他贪了赈灾粮!” 苏晚高举着密令,原地转了个圈,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清楚地看清那方红印。“晋州三年大旱,赈灾粮本该十成发到百姓手里,可县太爷扣了三成!药材款也贪了!现在他怕我们医棚记的诊疗账册,怕周大人顺着病人姓名查到没领到粮的百姓,所以急着封医棚!”

此言一出,人群瞬间炸开了锅。王老头怒不可遏,抄起烧火棍就要往捕头身上抡去,一边抡一边骂道:“我就说咋领的粮总不够!去年我家领了五斗,隔壁老李家也五斗,可我称了,连四斗都不到!” 有汉子红着眼睛,像头愤怒的狮子般冲了上来,大声吼道:“还我儿子的救命粮!我儿子就是饿晕了才染上时疫的!”

捕头被吓得腿肚子直打颤,他惊恐地瞥了眼人群里那些攥着锄头、满脸怒容的庄稼汉,又看了看苏晚手里那犹如尚方宝剑般的钦差回执,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奈。终于,他咬着牙,艰难地喊出:“撤、撤!” 衙役们如蒙大赦,慌不择路地往外挤,撞翻了药篓子,药草撒了一地;撞歪了竹篱笆,竹条横七竖八地散落着。只留下满地乱滚的陈皮,散发着淡淡的药香,和几枚没来得及捡的银镖 —— 那是 “乞丐” 刚才想暗算魏五时掉落的,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

“晚姐姐。” 小梅小心翼翼地蹭过来,声音因为害怕而微微发颤。“他们会不会……”

“会。” 苏晚神色凝重,缓缓蹲下身,将散落在地上的陈皮一一捡进竹篓,动作沉稳而冷静。“但今天之后,他们不敢明着来了。” 她抬头望向渐渐暗沉的天色,风呼啸着掀起竹棚的蓝布,露出一角青灰色的天空,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周御史的折子该到京城了,县太爷急,所以才狗急跳墙。”

她转身看向围过来的村民,提高声音,坚定地说道:“但医棚不会关!不仅不关,我还要选三个识字的婶子、兄弟,来医馆学认药、记账、照顾病人。以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卫生员,再闹病灾,不用大老远跑城南!”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欢呼,那声音响彻云霄,充满了希望和力量。王老头老泪纵横,激动地抹着眼泪,高高举手:“我家二丫头识字!让她来!” 赵四娘也不甘示弱,奋力挤到前面:“我来!我天天在医棚帮忙,药罐子都认全了!” 小梅眼睛发亮,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把记录册往怀里一抱,兴奋地说道:“我当小先生!晚姐姐教我的,我都教给她们!”

直到月上柳梢,如水的月光洒在医棚上,整个医棚才渐渐安静下来。魏五把那个 “乞丐” 五花大绑在柴房,那家伙早已没了之前的硬气,像只丧家之犬般哭哭啼啼,嘴里不停说着自己只是县太爷账房的跑腿。

苏晚坐在桌前,借着微弱的烛火,仔细翻看着从 “乞丐” 身上搜出的密令。烛火在她眼底跳跃,映成两点暗芒,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思索。就在最后一页的边角,有一行极小的字映入她的眼帘:“京城有变,速断城南线索。”

“他们已经在京城动手了……” 她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密令边缘,心中涌起一阵担忧。“顾昭那边,恐怕也不太平。”

夜风突然如鬼魅般卷开竹帘,发出 “哗啦” 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未知的危险。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比白天更加急切,更加沉重,仿佛踏在她的心尖上。

魏五神色一凛,手按短刀,如同一道黑色的影子般冲了出去。片刻后,他匆匆返回,手里捏着一个沾满泥土的信封,神色凝重地说道:“驿马送来的,说是京城来的。”

苏晚急忙拆开信封,里面只有半枚玉扳指 —— 那是顾昭从不离身的那枚。扳指内侧刻着的 “昭” 字被磨得发亮,仿佛诉说着岁月的痕迹,却多了一道新鲜的划痕,那划痕如同被什么利器狠狠劈过,显得触目惊心。

窗外,马蹄声渐渐远去,只留下愈发浓郁的夜色,如墨般浓稠。远处传来的蝉鸣也似乎变得更加急切,仿佛在为这动荡的局势而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