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不禁想起三天前,她在请愿书上看见的那个被叶子盖住的“梅”字,那一笔一划,都承载着城南百姓的希望与信任。
“他们怕的不是我治病。”她轻声说道,声音轻得如同微风,却又带着洞悉一切的锐利,“是怕这些百姓知道,病能防,能治,不用等死。”她缓缓抬眼,目光像刀尖般锐利,“怕他们学了法子,就不肯再当任人拿捏的草芥。”
张二狗猛地抬头,眼中像是有一团火炸开,那是愤怒与不甘交织的火焰。他喉结动了动,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把茶碗往桌上重重一墩:“我把调令烧了。”他摸出一个焦黑的纸角,上面还残留着未燃尽的灰烬,“在灶房烧的,灰都冲进茅厕了。知县今早骂我疯了,要革我的职——”
“你早被撤职了。”魏五的声音从暗处传来,带着一丝冷冽。他靠在门框上,腰间短刀在月光下泛着冰冷的光,宛如寒夜中的利刃。“我今儿去县衙送药材,看见榜文了。张二狗,革除衙役之职,永不叙用。”
张二狗的肩膀瞬间垮了下来,像是所有的力气都被抽走。他低头盯着自己的手,那双手曾经紧紧攥着砍匪的刀,充满力量与勇气,现在却沾着墨渍和泥污,指甲缝里还嵌着烧纸的灰,仿佛在诉说着他的挣扎与抉择。
“老子就是个粗人。”他闷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嘲,“就知道……就知道这些百姓,不该再被人当草踩。”
苏晚伸手,轻轻把焦黑的纸角收进药箱,像是收起一份沉重的责任。
“你帮了大忙。”她真诚地说道,“等天一亮,我去求王伯写保状。革职的事……”
“不用。”张二狗缓缓站起来,青布衫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为他的决定而鼓掌。“我本来就是个逃兵。”他转身往门外走去,走到一半又停住,回头看着苏晚,目光中带着一丝担忧,“那调令……他们还会再发。你当心。”
门“吱呀”一声关上,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魏五缓缓走过来,盯着那扇门看了一会儿,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人……”
“他在护着这些百姓。”苏晚重复着三天前说过的话,手指轻轻抚过药箱上的铜锁,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感激,“至少现在是。”
第二日清晨,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竹棚前的槐树下,摆了一张红布桌,像是在宣告着什么重要的事情。王老头不知从哪儿翻出一串鞭炮,兴奋地将其点燃,“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瞬间响起,炸得碎红乱飞,如同喜庆的花瓣在空中飘舞。卖糖葫芦的老张,高高举着最大的那串糖葫芦,脸上洋溢着笑容,说要给新拜师的小大夫贺喜;李铁柱老娘则把压箱底的银镯子拿了出来,硬塞给小梅,嘴里念叨着“先生收徒得有见面礼”。
小梅跪在红布上,发辫梳得整整齐齐,红头绳是苏晚今早特意替她系的,显得格外精神。她双手虔诚地捧着装有三根香的铜炉,额头几乎贴到地面,声音清脆而坚定地说道:“苏先生在上,小梅愿拜您为师,学医术,学救人,终身不悔。”
苏晚微笑着弯腰,轻轻扶起她。小梅的手热得发烫,像一块刚焐过的暖玉,传递着她内心的热情与决心。
“行医要记住三件事。”她轻声说道,声音如同春风般温柔,却又带着医者的庄重,“第一,病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第二,规矩不能随意变通;第三……”她顿了顿,目光望向远处正在教卫生员数煮碗次数的王老头,“要教更多人救人。”
“我都记着。”小梅仰起脸,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像夜空中闪烁的星子,“我要救更多像我一样的人。”
人群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那欢呼声仿佛要冲破云霄,充满了喜悦与祝福。魏五摸着短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欣慰的笑容;王老头则抹着眼泪,往茶碗里倒酒,那是激动与欣慰的泪水;李铁柱兴奋地举着糖葫芦往天上抛,碎红的炮纸纷纷扬扬落在他肩头,像是落了一层娇艳的桃花,为这喜庆的场景增添了几分浪漫。
可这热闹的氛围只持续到午后。卖糖葫芦的老张像一阵风般跑了进来,手里的糖葫芦串在慌乱中乱晃,山楂“噼里啪啦”掉了一地。“晚丫头!村口来了官轿!说是京城来的,要见你!”
王老头手中的酒碗“当”地一声摔在地上,酒液洒了一地,仿佛也洒下了他心中的不安。他一个箭步扑过去,抓住老张的袖子,眼中满是期待:“是来夸咱们的?是来夸晚丫头的?”
“说是皇帝听说城南的事,派了钦差来。”老张喘着粗气,努力平复着呼吸,“要看看咱们的法子,还要问能不能推广到别的州县!”
竹棚外忽然安静了下来,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阳光透过蓝布棚顶,在苏晚脸上投下一片晃动的光影,像是命运的无常。
她静静地望着远处扬起的尘土,那里有马蹄声由远及近,混着轿帘晃动的“哗啦”响声,仿佛是命运的敲门声。王老头的手还紧紧抓着老张的袖子,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小梅则攥着记录册,红头绳在风中一颠一颠,像是她此刻紧张的心跳;魏五的短刀已经出鞘半寸,刀刃映着她紧绷的下颌线,散发着冷峻的气息。
“你们真的做到了。”王老头的声音微微颤抖,像是在对苏晚说,又像是在对所有人说,“晚丫头,你真的……”
苏晚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望着那片尘土。她想起张二狗昨夜说的“调令还会再发”,想起顾昭上次离开时说的“京城的水比晋州的旱田还深”,想起医馆后墙那本藏着的账册——上面记着晋州三年来少发的赈灾粮,记着被克扣的药材,记着那些本该活着却消逝的名字。
马蹄声越来越近,仿佛踏在她的心尖上。她听见魏五的短刀“咔”地归鞘,那清脆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响亮;听见小梅翻记录册的“沙沙”声,像是在翻阅命运的篇章;听见王老头用袖子擦眼泪的“窸窣”响,那是对未知的担忧与感慨。
风轻轻掀起竹棚的蓝布,药香裹着槐花香,如潮水般涌进来,像一团烧得更旺的火。可她知道,这团火越旺,想扑灭它的人就越多。
远处,一顶墨绿官轿缓缓转过街角。轿帘掀开一角,露出半枚雕着松鹤的玉牌,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那冷光仿佛能穿透人心,带来无尽的寒意。
苏晚静静地站在竹棚前,望着那顶官轿越来越近,心中的不安如同春汛的河水,迅速漫过了所有的热闹与欢喜,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压在了她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