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风起京城,命悬一线(2 / 2)

“阿姐!” 小翠的尖叫如同一把利刃,瞬间刺破了夜色。

苏晚心中一惊,想都没想,抄起药箱里的剪刀就冲了出去。只见一个黑影举着木棍,恶狠狠地朝她砸来。小翠毫不犹豫地扑过来,挡在她的身前。木棍结结实实地砸在小姑娘的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小贱人!” 黑影骂骂咧咧,又要再次举起木棍。

苏晚双眼通红,反手用剪刀狠狠扎向他的手腕,只听见骨头扎进皮肉的闷响,伴随着黑影痛苦的惨叫。借着月光,苏晚看清了他的脸 —— 竟是白日里跟着阿三起哄的二流子狗剩。

“你疯了?” 苏晚心急如焚,一边大声呵斥,一边急忙按住小翠的伤口。鲜血已经迅速浸透了她的粗布衣裳,在月光下显得触目惊心。

狗剩捂着受伤的手腕,连连后退。被闻声赶来的老赵一脚狠狠踹翻在地:“敢动苏大夫,老子劈了你!”

“别打了!” 苏晚急忙喊住要动手的村民,“先找热水和干净布!”

她迅速跪在地上,拿起酒壶,用里面的酒小心翼翼地冲洗着小翠背上的伤口。小姑娘疼得浑身剧烈颤抖,却紧紧咬着牙,强忍着不哭出声来。

苏晚的手忍不住微微颤抖 —— 这伤口深可见骨,要是感染了…… 后果不堪设想。

“疼吗?” 她轻声问道,声音里满是心疼。

小翠摇了摇头,眼泪却大颗大颗地滚落,掉在草叶上,“阿姐... 我不怕疼,只要你还在。”

周围的村民都安静下来,被小翠的话深深触动。有人默默去捡起被打落的木棍,有人赶忙把自己的铺盖抱来,轻轻垫在小翠身下。

老赵蹲在苏晚旁边,声音粗声粗气,却带着无比的坚定:“苏大夫,明儿咱们就走。你去哪儿,咱们跟去哪儿。”

后半夜,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顾昭来到帐篷前,苏晚正给小翠换最后一层药。小姑娘已经在疼痛与疲惫中沉沉睡去,睫毛上还挂着未干的泪滴,在月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

“伤口处理得很好。” 顾昭静静地站在帘外,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仿佛是大地上一幅孤独的画,“没感染。”

苏晚抬头,看见他手里握着一块青铜令牌,上面清晰地刻着 “昭” 字,边缘精心雕刻着精美的云纹,在月光下闪烁着古朴的光泽。

“到了京城,凭这个去西市的‘醉仙楼’找掌柜。” 他轻轻将令牌塞进苏晚手心,温度透过铜面缓缓传来,带着他的一丝温暖与嘱托,“我会让人安顿好你家人。”

“顾昭...” 苏晚抬起头,刚想说些什么,却被他打断。

“等你到了,我亲自接你。” 他望着她眼下的青黑,眼神里满是心疼,声音不自觉地放软了些,“路上一定要小心。”

启程那天,晨雾格外浓重,如同一块巨大的湿抹布,沉甸甸地蒙在天空之上。苏晚仔细数了数,愿意跟着一起走的有三十六人 —— 比她预想的竟然多了八个。

林氏抱着小川,坐在牛车上。小川把脸紧紧贴在她的肩上,手里紧紧攥着苏晚塞给他的药囊,仿佛那是他最珍贵的宝贝。

老赵赶着牛车,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车轱辘缓缓碾过焦黑的营地中残留的灰烬,发出细碎而沉闷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段艰难岁月的沧桑。

顾昭静静地站在营地边缘的老槐树下,身影挺拔而孤独。直到队伍缓缓转过山坳,渐渐消失在他的视线里,他依旧久久伫立,不愿离去。

苏晚下意识地摸了摸袖中的令牌,青铜的凉意透过粗布,丝丝渗进她的手心。

“阿姐,前面是什么?” 小川突然抬起头,好奇地问道。

苏晚望着雾气里若隐若现的官道,脸上浮现出一抹温柔而坚定的笑容:“是新的路。”

晨雾里,隐隐传来一阵马蹄声,沉闷得如同闷在瓮里的雷,由远及近,似乎正朝着他们的方向而来。苏晚下意识地回头望了一眼,营地的残烟还未完全散尽,在晨雾中袅袅升起,宛如一抹淡淡的哀愁。不知为何,她突然想起顾昭信里最后那句没写出来的话 —— 他看她的眼神里,藏着比这晨雾更浓、更深的东西。

队伍刚转过山坳,前面探路的汉子突然惊慌地大喊起来:“不好了!前面的草垛子着火了!”

苏晚的心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药箱,深吸一口气,加快脚步往前赶去。

晨雾里,几缕黑烟正缓缓升向天空,如同根根无形的线,牵着他们,朝着未知而又充满挑战的京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