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交换物资(2 / 2)

陈大全知道5两银子对一个普通百姓家来说算是很多的,足够用来支付诊金了。

见严老汉诚心,陈大全也不矫情,便欣然收下了。

接着对严老汉说道:“在下进山时匆忙,只带了简单的行李。”

“我想用粮食和您交换些物资可好?”

说罢朝半仙使了个眼色,半仙心领神会,从包袱中取出了十五斤小米。

严老汉看着金黄饱满的米粒,口中惊呼一声:“真是好米!”

同时心中对这位救命恩人更加敬重,他自诩识人无数,直觉告诉他眼前这位小先生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如今世道艰难,如果抱上一根大腿,自家安稳活下来的机会就更多。

于是忙不迭的回道:“公子看上什么,尽管拿去即可,老朽若是拿了公子的粮食,岂非是那知恩不报之人。”

“不必如此,你已付过诊金,我们对价交换即可。”

陈大全想尽量多换取一些目前没有的生活物资。

又想起老汉先前之言,记得他家是和左邻右舍几户一起逃难的,于是便请老汉引见。

严老汉也不推脱,起身朝周围招呼了一声,附近的几处营地便各自有人走来。

陈大全这才注意到,原来几户人家是相邻扎营,相互照应。

甚至在旁边的一处空地处,几家的驴子都是聚在一起由专人看守的。

严老汉热情的向几位邻居介绍了陈大全。

几人一听陈大全是大夫,又愿意拿粮食换物资,均生出巴结之心。

如今粮食金贵,众人巴不得多换一些。

很多东西,他们只是不舍得扔,并非不舍得换,如今能换粮食自然是求之不得。

于是都争先恐后的引着陈大全到各家去挑选物件。

陈大全把这活交给了半仙,自己则走到一边望向四处的山岭。

不一会儿,半仙就换完了。

他背着一个硕大的包袱走到陈大全身边,手里还提着几个小木凳。

一脸兴奋的对陈大全说道:“公子,换好了,各种东西都有呢!”

“嗯?十五斤粮食能换这么多东西?”陈大全有些惊讶。

“那是自然,如今除了粮食,其他的东西都是‘中看不中用’啊。”

半仙嘿嘿一笑:“只用了半斤小米就换了一把崭新的菜刀呢,大宝无需用长刀切肉啦。”

陈大全接过板凳,也不做他问,与严老汉告别后二人便踏上归途。

分别时主动跟老汉通报了姓名,并指给了他秃秃岭所在。

陈大全观这严老汉消息灵通,又颇为老实,算是一个很好的消息来源,所以有意结交。

......

哗啦...

陈大全将包袱打开,各类物资撒了一地。

什么菜刀、案板、筷子,碗、碟、茶杯,剪刀、针线、簸箕等等各色尽有。

甚至还有一幅书画:牧童放牛图,看的陈大全哭笑不得。

“半仙你换幅画来干什么!”

半仙正比划着将画挂在洞壁上。

“公子,这画是安原县一有名老举人所画,平时可不常见,反正是个添头,挂在洞中增添些趣味也好。”

京香正高兴的将东西一件件收拾出来,像布置新家一样,归置的井井有条。。

大宝则垒了个小石台将案板放了上去,用菜刀切着五花肉,自言自语道:

“比长刀趁手哩,嘿嘿。”

陈大全坐在敦实的小木凳上,笑呵呵的看着几人忙碌。

他早就坐够石头了,硌的屁股生疼。

如今洞中生活物件渐多,更添了几分烟火气息。

而此时几道鬼鬼祟祟的身影,正悄悄潜伏在秃秃岭山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