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天刚蒙蒙亮,安安手上的智能手表轻轻震了震。
小家伙在床上扭了扭,像只小懒猫,睫毛动了动,才慢悠悠睁开眼。他先是迷糊地看了看天花板上的星空投影灯——这可是他爸特意给他装的。发了几秒钟呆,他猛地坐起来,揉了揉眼睛,一把抓过枕头边那个系着红领结的小熊“傅聪明”,抱在怀里。
“妈妈!今天穿不穿校服啊?”他光着脚丫,啪嗒啪嗒跑到衣帽间门口,声音还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厨房里,燕婉正在做早餐,听到儿子声音,笑着走出来:“穿小礼服呀宝贝,忘了今天要跟你爸去科技展大显身手啦?”
安安眼睛一下子亮了:“对哦!科技展!”他赶紧把小熊放在旁边小板凳上,自己踮着脚打开衣柜门,在一排小衣服里准确找到了那套熨得平平整整的白衬衫和黑背带裤。想了想,又够着拿下一个小黑领结。
三分钟不到,等傅怀瑾从书房出来,就看到儿子已经穿戴整齐站在客厅了。白衬衫干干净净,背带裤穿得端端正正,小领结也打得好好的,头发还用水梳过,虽然还是有几根不听话地翘着。
“哎呀,我们安安今天真帅气,”傅怀瑾眼睛一亮,赶紧掏出手机拍照,“跟小王子似的。”
安安很配合地摆了个姿势,小手往兜里一插,小下巴一抬。不过马上就想起了正事,急着问:“爸爸,我昨晚发的演讲稿你看了没?就那个智能学习伴侣的部分,我总觉得讲得不够明白。”
傅怀瑾蹲下来,跟儿子平视,帮他理了理其实已经很整齐的领结,温柔地说:“看了看了,写得特别棒。不过爸爸觉得,讲技术参数的时候可以再简单点,让不是搞技术的人也能一听就懂……”
父子俩就这么头碰头地讨论起来,那认真的样子,不像父子,倒像是两个同事在商量工作。燕婉端着牛奶出来看到,忍不住笑了,心里暖暖的。
上海国际会展中心门口,挤满了记者和看热闹的人。傅怀瑾牵着安安一出现,闪光灯就闪个不停。
“快看!傅总带着他那个天才儿子来了!”
“天呐,这孩子比照片还可爱!这背带裤,这小领结!”
“长得这么好看,都能直接拍广告了吧!”
大家议论纷纷。不过安安好像完全没听见,他一进会场,眼睛就盯上了中央展台那个正在演示的机器人。他松开爸爸的手,像条小鱼似的钻到了最前面。
机器人流畅地做完一套动作,周围响起掌声。安安却皱起了小眉头,黑溜溜的眼睛紧紧盯着机器人的胳膊肘。看了一分多钟,他拉了拉旁边一个工作人员的裤子。
“叔叔,”他声音清脆又有礼貌,“这个机器人的胳膊这里,是不是容易坏呀?”
那个年轻工程师低头一看是个小孩,笑了:“小朋友,这个机器人可厉害了,能搬十公斤重的东西呢。”
安安摇摇头,特别认真地说:“不是重量问题,是用久了容易坏。您看它每次弯到这里的时候……”他边说边从印着宇航员的小背包里掏出平板电脑,熟练地打开画图软件,小手指飞快地画了起来。不到两分钟,就画出了一个简单的结构图,还用红笔圈出几个地方,“这里,还有这里,用久了容易出问题,估计用不了太久就会坏。”
工作人员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眼神从觉得好玩变成了震惊——这孩子说的,正是他们团队最近才发现的问题!
安安没管他反应,继续在平板上画着,很快在旁边画了个改进方案:“要是这里加个小小的缓冲垫,”他指着连接处,“虽然材料会贵一点点,但能用很久很久哦。”
他一边说一边把平板举高给工程师看。这么清晰的思路、这么专业的说法,让围过来的人都看呆了。这真的只是个孩子吗?
“小朋友,你……你多大啦?”一个记者挤过来问。
安安抬起头,面对镜头一点不紧张,反而露出两个甜甜的小酒窝,奶声奶气却很清楚地说:“我九岁啦!”
“咔嚓咔嚓!”相机又响成一片,拍下了这有趣的一幕——一个穿背带裤的小萌娃,在教大人怎么修机器人。
中午,傅怀瑾带安安到贵宾区休息。没了外人,安安一下子放松下来,坐在沙发上晃着两条小腿,眼巴巴地看着甜品站的冰淇淋海报,悄悄咽了咽口水。
“爸爸,”他拽拽傅怀瑾的西装衣角,仰起小脸,大眼睛眨巴眨巴的,“我……我能吃个冰淇淋吗?就要一个,草莓味的。”
傅怀瑾看着儿子从“小天才”秒变“小馋猫”,心一下子就软了。他故意板起脸想装严肃,结果没撑过三秒就破功了:“只能吃一个小球的,而且不能告诉妈妈。”他压低声音,偷偷笑着。
“嗯!”安安用力点头,脸上笑开了花,比谈成生意还开心。
于是,刚才还一本正经的小天才,现在正举着个粉粉的草莓冰淇淋,小口小口地舔着,眯着眼睛一脸满足,穿着白袜子的小腿在沙发边快乐地晃悠。
不过,这份悠闲没持续多久。安安敏锐的耳朵听到了旁边日本展台传来的说话声。几个日本工程师正指着对面中国公司的机器人,指指点点的,虽然听不太懂,但“模仿”、“粗糙”这些词还是能听出来。
安安舔冰淇淋的速度慢了下来,小眉头又皱起来了。他轻轻放下没吃完的冰淇淋,拿纸巾仔细擦了擦嘴和手,然后滑下沙发,迈着小短腿走了过去。
傅怀瑾也注意到了,刚想过去,看儿子已经行动了,就停下来看着。
安安走到那几个日本工程师面前,站定,仰起头,用流利的日语清楚地问:“打扰一下,你们是对我们的技术有什么意见吗?”
那几个正说笑的工程师吓了一跳,低头看见是个穿背带裤的小不点,先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都笑了,觉得这小孩挺逗。
“小朋友,我们在说很专业的事情哦,你可能听不懂。”其中一个人用带口音的英语敷衍道。
安安面不改色,转头看向他们展台上那个正在动的机器人,仔细看了十几秒,然后用日语不紧不慢地说:“我觉得你们这个机器人的运行程序,用的还是2005年大阪大学的那套老方法,虽然改了一点,但核心还是过时了,特别是躲障碍和走弯路的时候,效率不太高。”
他话说得不快,但每个字都让对面的人脸色变了。没等他们反应,安安又亮出他的小平板,手指飞快地调出一份满是公式和图表的东西:“这是我在你们那个方法基础上改进的数据,做同样的事情,速度能快百分之四十,还更省电。你们要看看吗?”
那几个日本工程师脸上的笑容彻底没了,变成了震惊和尴尬。带头那个中年大叔甚至推了推眼镜,凑近想看仔细平板上的内容。
接下来的场面,成了整个科技展最精彩的戏码。
安安被请到展台前,工作人员还特意给他搬了个小凳子站上去。小小的身影站在大大的日本公司招牌前,反差特别明显。
他一点不怯场,先用中文给越聚越多的中国观众讲了他的发现和改进方法,说得明明白白,引来一阵阵惊叹和掌声。然后转向那几个脸色越来越难看的日本工程师,换成日语跟他们讨论技术细节,甚至还指出了他们电机可能不匹配的问题。当有外国朋友用英语提问时,他又能流利地用英语回答。
三种语言随便切换,技术懂得透彻,说话自信大方。这个九岁孩子展现出的能力,把全场都镇住了。好多人举起手机拍这难得一见的场面,不时有人喊“好样的!”“太牛了!”
“这……这不可能……”一个年轻日本工程师小声嘀咕,一脸挫败,“这个算法……我们团队搞了两年多都没进展……”
安安刚好讲完一段,听到了这话。他歪着头看向那个工程师,露出属于他这个年纪的、天真又带点小得意的笑容,用软软的日语说:“可能是因为,你们没试试用九岁小孩的方式想问题吧。”
这话通过现场懂日语的人一翻译,立刻点燃了全场的热情,掌声和笑声响成一片。不少中国老工程师眼睛都湿了,看安安的眼神充满了欣慰和自豪。这不只是技术交流,这是实实在在给咱国家争光了!
傅怀瑾一直站在人群外面,目光紧紧跟着儿子。看着那个在灯光下发光的小身影,他心里满满的都是骄傲,眼睛有点发热。这就是他儿子,一个能用真本事赢得尊重,又能用天真笑容化解紧张的小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