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发现她放弃的顶级offer(2 / 2)

他想起燕婉婚后偶尔流露出的失落。有次她看着电视里的时装周报道出神,他随口问:想看?明年带你去。

她摇摇头,笑得勉强:不用了,我就是看看。

现在他才懂,那不是客气,是心死。是知道自己再也无法以设计师的身份站在那个舞台上的绝望。

还有事吗?没事我挂了。傅母不耐烦地说。

傅怀瑾直接挂了电话。

他需要冷静。

不,他冷静不下来。

他又翻开那些offer,仔细看着上面的条件。LVh的邮件里还特别提到,如果接受offer,公司将提供去巴黎总部培训的机会。

巴黎。时尚之都。那是每个设计师的梦想之地。

而燕婉,为了成为他的妻子,亲手放弃了这一切。

他想起婚后第二年,在整理书房时发现过一个蓝色笔记本——封面已经被翻得有些毛边,里面记满了线上设计课程的笔记,字迹密密麻麻,重点内容还用荧光笔标了不同颜色,有些页面边缘还贴着小小的面料样本(是她从旧衣服上剪下来的)。指尖抚过那些笔记,能感受到笔尖在纸上用力划过的凹痕,特别是色彩搭配那页,笔记旁还画了小小的示意图,笔触带着急切的认真。他当时随手翻了两页,以为是她打发时间的小玩意,现在才知道,那是她在深夜里,用偷偷摸摸的方式,守护着最后一点梦想火苗——而他那句慌什么,轻得像风,却吹灭了她所有的小心翼翼。

他想起那次半夜推开书房门,看见她戴着那副旧耳机(是她大学时用的,耳罩已经有些掉皮),手指在键盘上轻轻敲击,屏幕光映在她脸上,眼神亮得像有星星。他当时没走近,只远远看了一眼就回房了,现在才明白,那眼神里的光,不是看电脑的专注靠近梦想的渴望。后来他在抽屉里找到过那副耳机,试着戴了一下,耳罩还残留着她头发的淡淡香气,按键有些迟钝,却能想象出她每晚戴着它听课的样子——那是她在傅太太的身份之外,唯一能做回的时刻。

傅怀瑾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他想起更多细节。

她总是很关注时尚资讯,书架上摆满了设计类的书籍。有次她兴冲冲地跟他分享一个新锐设计师的作品,他敷衍地了一声,继续看他的财报。

她眼里的光,瞬间就黯淡了。

还有那次,她花了很大心思给他设计了一条领带,从选料到图案都是亲手完成。他收到后,只是随手放在一边:我有专门的定制店,以后不用费这个心。

她低着头,轻声说:

现在回想起来,那条领带的图案设计相当精妙,将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完美结合。若是量产,说不定会成为爆款。

而他,连试戴一次都没有。

傅怀瑾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

他一直以为燕婉嫁给他,是麻雀变凤凰,是走了大运。

现在才知道,是他耽误了她。

如果不是嫁给他,她现在可能已经是某个顶级品牌的设计总监,在巴黎、米兰的秀场上大放异彩。而不是被困在傅家,每天面对婆媳矛盾和丈夫的冷暴力。

傅总,特助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我们还查到一件事。

夫人大学时的导师,现在是Vogue的特约编辑。他一直在关注夫人的动态,去年还曾通过中间人联系过夫人,想推荐她去参加一个国际设计师交流项目。

傅怀瑾转身:她答应了吗?

没有。特助摇头,夫人回复说,目前专注于家庭,暂时不考虑职业发展。

专注于家庭?

好一个专注于家庭!

傅怀瑾几乎要冷笑出声。是他和他那个家,把她绑得死死的!

他想起燕婉最后一次跟他提工作,是半年前。她说有个朋友的工作室想请她做顾问,不需要坐班。

他当时正为公司的并购案焦头烂额,想都没想就回绝了:傅太太去给个小工作室当顾问?传出去像什么话。

她看了他一眼,那眼神他至今记得——不是失望,是彻底的死心。

现在想来,那恐怕是她鼓起勇气的最后一次尝试。

而他,连这最后一条缝都给堵死了。

傅怀瑾走回办公桌,手指反复摩挲着LVh offer上巴黎总部培训那行字——燕婉曾在一次聊天中提过,巴黎的秋天很美,听说时装周时,整个城市都像被颜料染过。他对特助说:

订最早去米兰的机票,顺便查一下巴黎最近的设计展信息。

顿了顿,又补充:联系LVh的人事总监,不用提傅家,就说……我想了解一位错过的天才设计师的可能性。

他把offer邮件折好,放进西装内袋,紧贴着胸口——这封邮件,不仅是燕婉的遗憾,也是他必须弥补的过错,哪怕只是帮她看看她本该拥有的世界。

他要亲眼看看,他到底毁掉了多么珍贵的东西。

更要让她知道,他看到了。看到了她的价值,她的才华,她为他放弃的一切。

这一次,他不会再让她受委屈。

哪怕她已经不再需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