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星海启航(1 / 2)

星火城的灯火在身后渐次亮起,如同大地苏醒的呼吸。林晚站在“坚韧号”科研船残骸的最高处,夜风卷起她额前的碎发,带着新翻泥土和能量水晶的清新气息。脚下,这艘曾经属于“复兴军团”的钢铁巨兽,正被金色的地脉能量脉络温柔缠绕,发出细微的、仿佛骨骼愈合般的嗡鸣。

伊桑的木质义肢深深插入船体甲板的一个接口,绿色数据流如藤蔓般蔓延,与地脉金光交织,在烧焦的金属表面勾勒出复杂的修复纹路。他的炭笔在笔记本上飞快滑动,记录着每一个能量节点的共振频率。

“主引擎核心损伤百分之七十,常规修复不可能。”伊桑头也不抬,声音却清晰地传入下方忙碌的人群,“但地脉能量在……‘生长’。它把船体当成了某种共生体,用晶化结构替代了烧毁的线路和管道。”

陈默带着一队工程师,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块巨大的、散发着星辉的天然水晶安装进暴露的引擎舱。水晶接触残破的能量导流槽的瞬间,仿佛冰融于水,迅速延展、变形,精准地填补了每一个缺损部位,内部流淌起温暖的金色光流。

“这真的能飞起来吗?”一个年轻工程师忍不住问,擦了擦额角的汗珠,他手中的能量扳手接触到水晶表面,发出悦耳的共鸣声。

“地脉妈妈说可以。”阿雅的声音从一旁传来。女孩坐在一个被晶化的炮塔基座上,晃着双腿,怀里紧紧抱着那只纽扣眼睛的布目熊。布偶熊的绒毛间,不知何时也凝结了几颗细小的、闪烁着微光的晶粒。“小熊也这么说。”她补充道,语气笃定。

林晚跃下高处,落在主控室破损的舷窗前。窗框已被新生的水晶包裹,形成类似琥珀的质感,透过它望出去,星火城的灯火有些扭曲,却更显温暖。她将掌心按在控制台上,那里原本焦黑的电路已被细密的金色脉络取代。

逆熵之力缓缓注入。

嗡——

控制台亮起,不再是军团战舰冰冷的蓝光,而是一种柔和的、如同晨曦般的金白色。屏幕上,原本复杂的军团操作界面正在被地脉能量快速重构,变得简洁、直观,甚至带着一种……生命的韵律感。星图自动展开,三个被高亮标注的坐标点如同灯塔般闪烁——星穹之眼、生命织缕、寂静核心。

【…导航系统同步完成…】

【…地脉能量核心融合率…41%…持续上升…】

【…警告…船体结构强度不足…无法承受长距离跃迁…】

【…建议…优先修复…结构骨架及跃迁引擎…】

“我们需要更多材料,更强大的能量源。”伊桑走到她身边,木质义肢轻轻点在一个结构薄弱点的三维模型上,模型内部立刻显示出金色的能量流动受阻的模拟画面,“地脉能量可以转化物质,但需要‘模板’和‘引导’。我们现有的合金和晶体不够。”

林晚的目光投向城外那片广袤的废墟。那里沉睡着旧时代的城市残骸,也隐藏着“肃正协议”和“净火军团”遗落的战争机器。

“陈默。”她开口道,“组织 sger 小队,优先搜寻高强度合金、能量电池、还有……任何完好的星舰引擎部件。”她顿了顿,看向伊桑,“地脉能量能同化这些外来材料吗?消除可能的追踪或自毁程序?”

伊桑的义肢发出微光,与控制台数据流连接片刻:“可以。但需要精确的能量频率调制,否则会引发排斥反应。我需要……样本和数据。”

“我去。”林晚毫不犹豫。她需要亲自确认那些废墟中是否还隐藏着其他威胁,也需要更直观地感受地脉能量与外来物质的相互作用。

没有多余的告别,她身影一闪,已如鬼魅般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一缕淡淡的金色光痕。

星火城西北方,旧工业区废墟如同巨兽的骨骸,在月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林晚无声地落在一座半塌的通讯塔顶端,逆熵之力如薄纱般笼罩全身,将她的气息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

她的感知如同涟漪般扩散开去。脚下,地脉的能量如温暖的血液在深处奔流,与星火城的方向强烈共鸣。而在废墟的阴影中,她“看”到了更多——几处微弱的、带着“肃正协议”冰冷印记的能量残留,像未熄灭的余烬;一些被“回响”污染的区域,散发着扭曲腐败的精神波动;甚至在一处深入地下的掩体入口,她感应到了一种极其微弱、却异常纯净的生命反应……还有恐惧。

不是陷阱。是幸存者?其他躲过净化的避难所?

她记下那个坐标,但没有立刻前往。当务之急是材料。

她锁定了一座相对完好的、似乎是旧时代轨道电梯基座的巨型建筑。那里使用的合金强度极高,内部还可能存在未完全损毁的能源核心。

身影几个起落,她已潜入建筑内部。黑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和臭氧的味道。巨大的齿轮和传动轴如同史前巨兽的关节,凝固在时光中。地脉的能量在这里很微弱,仿佛被某种东西隔绝了。

她小心地释放出一丝逆熵之力,如同触须般探查。力量接触到冰冷的合金墙壁,没有遇到排斥,但同化速度极其缓慢,像水滴渗入干涸的土地。

突然,她手腕上的一个简易探测器发出微弱的震动——有能量反应!不是地脉,也不是军团,是一种……稳定而古老的核能信号?

循着信号,她深入建筑核心,在一个被厚重防辐射门封锁的舱室前停下。门上的标志已经斑驳,但还能辨认出类似原子符号和“紧急避难所”的字样。

是旧时代的核能避难所?里面会有人吗?

她将手按在门上,逆熵之力尝试渗透。门极其厚重,内部结构复杂,强行突破会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就在她思索对策时,门内侧突然传来极其细微的、金属刮擦的声音。

有人!里面的人发现了她!

紧接着,门上的一个老旧通讯器屏幕闪烁了几下,亮起雪花,然后显现出一张布满皱纹、眼神警惕的老人的脸。他的背后是简陋的卫生设备闪烁的灯光。

“外面的人?”老人的声音沙哑,带着长期未与人交流的生涩,“你……不是军团的人?”

“星火城。”林晚言简意赅,“我们在重建。需要材料和能源。”

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星火城?……是……是那个传说中,地脉苏醒的地方?”他呼吸急促起来,“我们……我们这里还有十七个人……食物和水快没了……净化过滤器也快到极限了……”

“我们可以提供帮助。”林晚承诺,“但需要这扇门后面的东西。”

老人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权衡。最终,他点了点头:“我相信地脉的选择……门禁系统早就坏了,但我们从里面用东西卡住了门轴……你等等……”

里面传来一阵搬动重物的声音。几分钟后,厚重的防辐射门发出沉闷的摩擦声,缓缓打开了一道缝隙。

林晚侧身进入。舱室内空气污浊,但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十七个面黄肌瘦的幸存者蜷缩在角落,用混合着希望和恐惧的眼神看着她。他们守护着的,是一个大约三米高、表面布满仪表和管线的圆柱形装置——一台旧时代的、基于核裂变技术的便携式能源核心(RtG),虽然老旧,但输出稳定,正是飞船跃迁引擎急需的辅助动力源!

“我们靠它熬过了最黑暗的日子……”老人抚摸着冰冷的金属外壳,眼中有着不舍,但更多的是决绝,“拿去吧……只要你们能带我们离开这个坟墓……”

“不只是离开。”林晚看着这些在绝望中坚守至今的人们,声音坚定,“我们要去星空,找回让地球重新活下去的希望。你们,将是这希望的见证者。”

她当场用逆熵之力检查了能源核心,清除了上面可能存在的军团追踪程序,并用微弱的地脉能量暂时稳定了它老化的内部结构。同时,她通过留在星火城的玩具飞船,将坐标和情况传回。

当林晚带着巨大的能源核心和十七名新幸存者返回“坚韧号”时,星火城的救援队也已经带着从其他废墟点搜集到的大量合金和部件赶到。陈默指挥着人们,利用地脉能量将这些材料如同活物般“编织”进船体。金色的脉络在金属骨架间蔓延,晶化的结构不断生长、加固,整艘科研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着,散发出越来越强的能量波动。

伊桑的工作则更加精细复杂。他需要将林晚带回来的能源核心,与地脉生长出的水晶能量网络完美耦合,确保在跃迁时不会因能量冲突而解体。他的木质义肢几乎与主控台融为一体,绿色数据流和金色能量束不断碰撞、调整、融合。

阿雅也没闲着,她抱着布偶熊,在忙碌的大人们腿边穿梭,时不时踮起脚,将一颗自己收集的、特别亮的“星星水晶”(地脉能量高度凝结的小碎片)塞进某个正在生长的缝隙里。说来也怪,每当她这样做,那片区域的能量流动就会变得异常顺畅和平稳。

三天三夜,不眠不休。

当第四天的黎明来临,第一缕阳光照在“坚韧号”上时,它已彻底变了模样。军团冰冷的灰色涂装被流淌着金色光晕的晶化装甲取代,残破的舰体变得线条流畅、充满生机,仿佛一头蛰伏的、由星光和水晶铸就的巨兽。主引擎发出低沉有力的嗡鸣,不再是机械的咆哮,而是如同大地心跳般的共振。

林晚站在焕然一新的舰桥上,透过宽阔的晶化舷窗,望向星空。伊桑在她身旁,最后的系统调试数据在眼前的光屏上滚动。陈默、阿雅,以及选出的首批船员和那十七名新成员,都站在各自的位置上,神情肃穆而坚定。

【…所有系统…在线…】

【…地脉能量核心融合率…98.7%…稳定…】

【…跃迁引擎…就绪…】

【…导航坐标…锁定…第一目标:‘星穹之眼’…】

【…星火城地脉网络…连接稳固…可提供远程支援…】

“星火城基地,这里是星海号。”林晚的声音通过地脉共鸣网络,传回星火城每一个居民的耳中。她为这艘重生的船取了新的名字,承载着通往星海的希望。“我们准备启航。”

星火城中,所有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仰望着那艘指向苍穹的星舰。他们手拉着手,无需言语,心中的祝福与期盼化作无形的力量,顺着地脉网络,汇入“星海号”的能量核心。

阿雅将布偶熊高高举起,纽扣眼睛反射着朝阳的光芒。

林晚深吸一口气,将手按在导航控制球上。球体内,星图流转,通往“星穹之眼”的航线如同一条发光的小溪。

“星海号,”她轻声下令,声音却传遍全舰,“启航!”

嗡——!!!

强大的能量波动席卷而出,却并不狂暴,而是如同潮汐般温柔而坚定。“星海号”缓缓脱离地面,舰身周围的空间开始微微扭曲,荡起水波般的涟漪。下一刻,它化作一道金色的流光,无声无息地没入蔚蓝的天幕,只在原地留下一圈缓缓扩散的能量余晖。

星火城的人们久久仰望,直到天空恢复平静。

星海号,载着星火最后的火种,驶向了无垠的深空,驶向了未知的命运。

它的航迹,将成为人类文明在黑暗中,寻求救赎与归乡的……第一缕光。

超空间跃迁的嗡鸣并非刺耳的撕裂声,而是一种低沉的、仿佛整个宇宙都在同步共振的脉动。星海号的舰桥内,光线被拉长成流动的彩带,舷窗外的星辰化作模糊的光轨。林晚站在主控台前,双脚仿佛扎根于微微震颤的甲板,逆熵之力在她体内与飞船的地脉核心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她能感觉到,这次跃迁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不是暴力地撕开空间,而是如同滑入一条早已存在的、由地脉能量编织的隐秘航道。

伊桑的木质义肢与导航接口深度融合,绿色数据流在他周身盘旋,与舰体金色的能量纹路交相辉映。“航道稳定,相位同步率百分之九十九点八。”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叹,“地脉网络……比我们想象的更广阔。它似乎连接着宇宙中某些特定的‘生命节点’。”

陈默紧盯着战术星图,上面代表“星穹之眼”坐标的光点正在稳步接近。“预计脱离跃迁还有三标准分。所有系统运行正常,地脉护盾能量水平维持峰值。”

阿雅没有固定岗位,她抱着布偶熊,好奇地触摸着舰壁上自然生长出的、散发着温和光晕的水晶簇。每当她的手指接触水晶,那一片区域的能量流动就会泛起细微的涟漪,仿佛在回应她的触碰。女孩咯咯轻笑,布偶熊的纽扣眼睛也似乎更亮了一些。

林晚的目光扫过舰桥上的每一张面孔——星火城的精锐,军团避难所的幸存者,他们的眼神中不再有逃离地球时的惶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定的使命感。他们不仅是船员,更是承载着整个“摇篮”希望的种子。

就在这时,导航系统突然发出轻微的警报声。星图上的航道前方,出现了一片未曾标注的能量湍流区。那并非自然现象,而是一种……人为制造的时空褶皱,散发着与“肃正协议”同源的冰冷秩序感,却又更加古老、隐晦。

“是陷阱?”陈默立刻进入战斗状态,“‘编织者’知道我们会走这条路?”

“不完全是陷阱。”伊桑的义肢快速分析着数据流,“更像是一道……筛选机制。能量签名非常古老,带有很强的识别特性。它在检测通行者的‘本质’。”他看向林晚,“类似于地脉之灵对我们进行的共鸣认证,但更加……排外。”

林晚走到舷窗前,凝视着那片无形的湍流。逆熵之力延伸出去,如同轻柔的触手探入其中。瞬间,她感受到一种极其强大的、不容置疑的意志扫描,试图解析她的能量构成、意识核心,甚至追溯她的生命起源。这股意志冰冷而浩瀚,带着一种审视万物的超然。

她没有抵抗,反而放开了身心,将逆熵之力最本质的特性——那种融合了秩序与混沌、毁灭与创造的矛盾统一体——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同时,她引导着星海号地脉核心的能量,将整艘船以及船上每一个人的生命波动、希望与信念,汇聚成一道独特的共鸣信号,主动迎向那道扫描意志。

寂静持续了数秒。

突然,前方的能量湍流如同接到指令的卫兵,向两侧缓缓分开,让出一条稳定而宽阔的通道。通道尽头,星光重新变得清晰璀璨。那道扫描意志如潮水般退去,只留下一段极其简短、却意义明确的意念信息,直接烙印在林晚的意识中:

【…逆熵之火…确认…】

【…摇篮守护者…权限…授予…】

【…星穹之眼…前方…谨慎…】

权限?林晚心中微动。这道关卡,难道是某个远古守护者留下的?为了筛选真正的“摇篮”守护者,阻止“编织者”或其爪牙接近“星穹之眼”?

星海号平稳地驶出跃迁通道,重新回到正常的宇宙空间。舷窗外,景象令人震撼。

他们正处于一片极其空旷的星域中心,远离任何星系,背景是纯粹的、天鹅绒般的漆黑,只有极远处一些古老的球状星团散发着微弱的光晕。而就在飞船正前方,悬浮着一个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巨大结构体。

那并非实体星球或人造建筑,而是一个……由纯粹光线和几何符号构成的、不断旋转、变幻的复杂多维结构。它像是一只巨大无比的眼睛,瞳孔是由无数流动的星尘和数据流构成,深邃得仿佛能吞噬灵魂。结构体周围的空间微微扭曲,时间流速也似乎与外界不同。一种古老、苍凉、却又蕴含着无上智慧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就是“星穹之眼”?守望深空,预见灾厄的存在?

“检测到超高维度能量辐射……无法解析其结构原理……”伊桑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敬畏,“它的存在本身,就在改写周围的物理法则。我们的传感器……大部分失效了。”

星海号小心翼翼地靠近。在距离那巨大“眼睛”还有数千公里时,飞船自动停了下来,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力场阻挡。

【…来访者…表明你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