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文化交融与碰撞(1 / 2)

万界博览会如同一场席卷星海的文明风暴,在“黎明”世界舰上持续发酵。技术展示带来的震撼余波未平,更深层次、也更微妙的文化交融与碰撞,开始在各个展馆、走廊乃至休息区内悄然上演,其影响远比任何武器演示都更加深远和复杂。

神域文化的“病毒式”传播:

玩家们打造的“神域文化”展馆,凭借其无厘头的创意、极强的互动性和某种……难以言喻的魔性魅力,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访客和好奇心旺盛的个体。地球的网络用语、表情包(经过星际化魔改)、短视频梗开始在以玩家和访客交流为主的区域流行开来。

“你今天‘肝’了吗?”成了一些熬夜研究展品的学者之间的调侃。

“非酋”和“欧皇”被用来形容某些依靠运气成分的互动游戏结果。

甚至有几个来自高度严肃机械文明的访客,在体验了玩家们组织的“广场舞”(星际魔改版)后,僵硬地试图模仿那些充满活力的动作,场面一度十分滑稽又带着点奇异的和谐。

这种轻松、自嘲、充满解构精神的文化气息,对于许多生活在高度秩序化或压抑社会中的个体来说,如同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充满了叛逆的吸引力。

理念的冲突与辩论:

并非所有的交流都其乐融融。在由星语者组织的“灵能与科技”哲学思辨沙龙上,一位来自某个纯粹科技文明的学者,与一位星语者长老就“意识的本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科技学者坚持认为意识不过是复杂计算的结果,最终可以被完全模拟和量化;而星语者长老则引经据典,阐述灵能作为连接万物、超越物质的神秘力量。双方引用的理论体系完全不同,辩论几乎无法在同一频道上进行,最终不欢而散,却也引发了旁观者对于自身文明认知体系的反思。

类似的争论也发生在矮人展馆。一些推崇极致效率和自动化的文明代表,对矮人那种倾注心血、一锤一锤锻造“灵魂”的工匠精神表示不解,认为其效率低下;而矮人们则嗤之以鼻,认为没有“魂”的造物不过是冰冷的废铁。这种价值观的冲突,虽然激烈,却也促使双方去思考另一种可能性。

生活方式的相互影响:

博览会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活实验场。来自不同生态环境的种族,开始尝试理解甚至模仿彼此的生活方式。

“晶语者”那通过光谐波进行的“静默交流”方式,被一些寻求更私密通讯手段的访客悄悄学习。

“虚空鳐”族群散发出的、能够平复心绪的生物磁场,吸引了不少压力巨大的外交官和指挥官在它们巡弋的区域附近停留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