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新成员,陈默来者不拒,但也并非毫无原则。
他借鉴了方舟知识中关于大型文明管理的部分理念,并结合实际情况,初步拟定了一份《守望者同盟基本章程(草案)》。
章程明确了同盟的核心宗旨: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共同应对来自“研究所”及其他可能的外部威胁,探索宇宙奥秘,追求共同发展与生存。
规定了成员的权利与义务:成员享有内部贸易优惠、技术(非核心)共享、军事互助等权利,同时需承担根据自身能力提供资源、技术或军事支持的义务,并遵守同盟的基本法规。
设立了初步的组织架构:由陈默担任同盟最高领袖(暂时被称为“指引者”),下设由各主要成员势力代表组成的“同盟议会”,负责日常事务的协商与决策。具体的管理和执行部门,则交由玩家和Npc中具备相应能力的人才(比如“钢铁雄心”负责军事,“老约翰”和新加入的工业行会代表负责生产建设,艾莉娜负责外交与灵能事务等)去组建。
这套架构还非常粗糙,但至少为这个迅速膨胀的联盟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避免了初期可能出现的混乱。
玩家们对于这些新加入的“Npc势力”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哇!水晶人!好漂亮!能扣一块下来做装备吗?”
“那些大鳐鱼能不能当坐骑?骑着它在宇宙里飞肯定很拉风!”
“新来了好多商店!有没有特殊任务和限量版道具?”
“矮人大叔!你们的锻造任务奖励能不能提高点?贡献点不够花啊!”
整个临时基地,乃至周边的星域,都呈现出一种蓬勃的、混乱却充满生机的景象。各种风格的建筑拔地而起,不同种族的个体穿梭往来,玩家们的工程机器人和矮人的重型采矿机并肩工作,灵能的光辉与熔炉的火焰交相辉映。
“守望者”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结社,它正在以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成长为一个横跨多个种族、融合了科技、灵能与独特玩家文化的、复杂的星际同盟。
陈默站在临时指挥中心的高台上,望着这片喧嚣而充满希望的景象,心中感慨。
他知道,管理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同盟,远比管理一个单纯的玩家结社要复杂和艰难得多。利益纠纷、文化冲突、理念差异……这些都是未来需要面对的挑战。
但这也是走向强大的必经之路。
唯有海纳百川,方能成就真正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