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残响低语与文明余烬(1 / 2)

有了破帐篷(意识锚点)和漏勺(信息过滤器),陈默终于可以稍微从容地“逛一逛”这片宇宙级的“文明废墟主题公园”了。当然,门票是他的意识和那点岌岌可危的能量,主打一个“穷游”。

他像个在旧货市场淘金的拾荒者,又像是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料库里检索关键字的策划,小心翼翼地接触着那些文明的“余烬”。

“让我看看,这里都有什么‘好宝贝’……”陈默的“意识触手”在一个个或明亮或黯淡的信息光点间跳跃。

· 光点A:【卷王之王,高考文明】:这个文明的个体从诞生起就在为一场终极考试做准备,考试范围涵盖了他们那个星系的所有知识。残响里充斥着“五年模拟三年星际”、“你不卷有的是人卷”、“考上清北……啊不是,考上‘星海翰林院’就是人上人”的意念。最终,他们因为太过专注于内卷,忽略了来自维度之外的威胁,被一锅端了。陈默咂咂嘴:“这熟悉的窒息感……告辞!” 他迅速溜走,生怕多待一会儿就被传染上“不卷不舒服斯基”综合征。

· 光点b:【佛系养生,乌龟文明】:与卷王文明相反,这个种族的生命悠长,崇尚“慢生活”,他们的科技树点的全是如何延长寿命、如何更舒服地躺平。残响里弥漫着一种“不急,慢慢来”、“生死看淡,不服就躺”的祥和气息。他们毁灭的原因……据残响推测,可能是太慢了,慢到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还没决定好要不要启动应急预案。“好家伙,拖延症晚期文明。”陈默无语,“这种‘禅意’我暂时学不来,pASS。”

· 光点c:【吃货天堂,美食文明】:这个文明将“吃”发展到了极致,他们的历史就是一部探索宇宙食材、研发各种黑暗料理……哦不,是绝世美味的史诗。残响里充满了各种让人(意识)流口水的味道数据和烹饪手法,甚至还有如何把一颗恒星做成“溏心蛋”的疯狂构想。毁灭原因?疑似在尝试烹饪一种来自虚空的“不可名状之物”时,连同厨房(母星)一起炸没了。“……是个狠人(文明)。这菜谱太硬核了,学不来学不来。”陈默咽了口并不存在的唾沫,果断离开。

· 光点d:【恋爱脑,偶像文明】:整个文明的精力都放在了追星、打榜、搞cp上,他们的科技主要用于制造更逼真的全息偶像和更高效的打榜机器人。残响里是无数狂热粉丝的呐喊和塌房后的哀嚎。毁灭原因未知,可能是在一次全宇宙规模的“粉丝大战”中,某种情感能量过载引发了现实扭曲?“这瓜保熟,但吃多了降智。”陈默感觉自己快被那些“哥哥只有我们了”的意念洗脑了,赶紧跑路。

逛了一圈,陈默感觉自己就像看了一遍宇宙文明版的《人间奇葩说》,各种离谱的生存(和作死)方式让他大开眼界。果然,生命的多样性(和迷惑行为)在宇宙尺度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就不能来点实用的,比如《社畜如何在虚无之海开源节流指南》吗?”陈默一边吐槽,一边继续他的“知识淘金”。

终于,他锁定几个看起来比较“靠谱”的光点。

第一个靠谱光点:【晶壁系老司机,观测者文明】。

这个文明似乎不热衷于搞事,而是专注于“看”。他们像宇宙里的街溜子,到处观察记录不同维度、不同星系的现象和规律。他们的残骸里,充斥着各种星图碎片、维度常数表、能量潮汐周期图,以及大量类似于《高等物理从入门到入土》、《维度旅行安全守则(修订版)》、《遇到不可名状之物时如何优雅地装死》的“教科书”和“旅行笔记”。

陈默如获至宝,一头扎了进去。

“原来我现在待的地方叫‘维度乱流区’,是多个维度膜相互摩擦、挤压形成的‘三不管’地带,相当于宇宙的‘城中村’?危险与机遇并存?”

“星海……原来这么广阔?用tq-73的尺度衡量,简直就是拿米粒跟地球比大小。”

“‘源能’……宇宙基础能量,万物之源,类似于……程序员眼中的二进制,厨师眼中的食材原味?在不同世界表现为魔法、灵气、查克拉、原力等等?”

这些知识虽然残缺,但极大地拓宽了陈默的宇宙观。他感觉自己从一个刚进城的乡下人,终于拿到了第一张粗糙的、有很多空白和“此处地图失效”标记的城市地图。

第二个靠谱光点:【人形自走外挂,灵能族】。

这个种族天生对能量敏感,擅长操控一种他们称之为“灵能”的力量。他们的残响里,充满了各种能量感应、提纯、塑形的技巧和经验。陈默注意到,他们描述的“灵能”,在很多特性上与“观测者文明”提到的“源能”高度相似,只是运用方式更具主观性。

“源能……遍布宇宙,但大部分处于惰性状态,难以直接利用?需要特定的‘接口’或者‘功法’才能吸收转化?”

“这不就跟地球上那些‘游离钙’、‘大分子团水’一个套路吗?知道有好处,但直接吸收利用率低得感人。”(注1)

陈默琢磨着,他的神格系统本质上也是个能量转换器,能把信仰、世界本源转换成玩家可用的技能和复活能量。那么,是否能改造一下,让它也能吸收转化这种更基础的“源能”呢?

这个念头刚升起,系统界面就弹出了一个带着感叹号的提示框:

【叮!检测到宿主提出具有建设性(且作死)的设想。】

【分析环境能量流……确认与数据库记载‘源初之力(惰性态)’相似度71.4%。】

【警告:当前系统架构为‘信仰\/世界本源特化型’,宿主灵魂强度为‘脆皮大学生’级别(注2),强行对接源能,转化效率预计低于0.001%,且有极高风险导致系统逻辑混乱、宿主意识被源能同化,成为‘虚无之海街溜子(无意识版)’。】

【建议:寻找或构建‘源能转换接口(又名:外挂)’后再行尝试。】

陈默:“……” 好吧,看来直接“啃石头”是行不通的,得先找个“锅”和“灶”。系统这比喻,越来越接地气了。

第三个靠谱光点:【匠心独具,工匠协会(某个分支文明)】。

这个文明是技术宅的天堂,他们不追求力量的极致,而是痴迷于造物本身。从微观的能量回路蚀刻,到宏观的星舰引擎铸造,再到各种奇奇怪怪的辅助工具,他们的知识库庞大而精细。他们的毁灭似乎很突然,像是被降维打击了,留下了大量未完成的蓝图和半成品数据。

陈默在这里找到了他急需的东西——《能量基础:从捕获到利用(入门篇)》、《简易能量转换器的设计与实现(附失败案例100例)》、《如何用最垃圾的材料搓出一个能用的滤网》。

“就是它了!”陈默眼前一亮。这就是他需要的“锅”和“灶”的图纸!虽然只是入门级,还是残缺版,但结合他游戏策划构架技能系统、平衡数值的经验,以及系统那点可怜的分析能力,未必不能搓出一个丐中丐版本。

说干就干!陈老板的“开源节流·源能薅羊毛计划”正式启动!

他再次调动那已经跌破0.55%的能量储备。这一次,他无比小心,像是一个拿着最后一点积蓄去创业的毕业生,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

他依照那些工匠文明的碎片知识,引导着能量,在自己的意识锚点最外围,开始“打印”一个极其微小、结构简单的多维几何结构。这个过程,堪比用一根绣花针在纳米级别上雕花,而且还是闭着眼睛雕。

“能量回路节点偏差0.0001%……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