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重大发现(2 / 2)

“我们初步了解了,”赵立春推了推眼镜,“这家公司主营业务是边境矿产贸易和少量建材,规模一直不大,经营状况平平。拿到巨额补贴后,并未见有扩大再生产或技术升级的明显迹象。而且,在获得最后一笔大额补贴后不到半年,该公司在城西投资的一个小型物流园区项目就因资金链断裂而停工,至今仍是烂尾状态。”

巨额补贴,违规获取,并未用于实体经营,关联项目烂尾……这一连串的信息串联起来,勾勒出的画面已经足够清晰——这极有可能是一起利用职权,通过亲属公司套取、侵占国家财政资金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

林万骁合上文件夹,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会议室里只剩下几人沉重的呼吸声。他知道,核查工作组摸到了一条真正的大鱼,也触碰到了最敏感、最危险的神经。

片刻后,他睁开眼,目光已经恢复了平时的冷静和决断。

“材料还有谁接触过?”他问。

“目前只有我们三个,以及负责最初数据比对的两位绝对可靠的同志,他们已经签署了保密承诺。”曾书林立刻回答。

“很好。”林万骁站起身,在会议室里缓缓踱了两步,“所有原始材料,由书林同志亲自保管,严格保密。工作组后续核查,可以继续按计划推进,但关于明盛实业和这几笔补贴的问题,暂时单独剥离,没有我的同意,不得扩大知情范围,更不得对外泄露半个字。”

“明白!”曾书林和赵立春同时应道。

林万骁停下脚步,看向窗外已经完全漆黑的夜空,西明城的灯火在远处闪烁。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冰冷的重量:

“这件事,已经超出了西明市纪委的管辖权限。按照程序,必须上报。”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三人:“致远,你协助书林同志,将现有关于明盛实业违规获取政府补贴的线索、证据,整理成一份清晰、严谨的专题报告。注意,只陈述事实和证据,不做主观推断,尤其不要出现未经证实的口头汇报内容。”

“是,书记。”秦致远凛然应命。

“书林同志,”林万骁看向曾书林,“报告形成后,由你亲自送往省纪委,直接向省纪委主要负责同志汇报,当面说明情况。同时,以西明市委和市纪委的名义,正式提请省纪委对该问题线索予以关注,并视情介入。”

“我亲自去办!”曾书林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也涌起一股肃穆之感。他知道,这份报告递上去,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这已不仅仅是西明市内部的斗争,而是将战火引向了更高的层面。

“去吧,动作要快,手续要全,保密要严。”林万骁挥了挥手。

曾书林和赵立春拿起文件,神色凝重地离开了会议室。

秦致远关好门,回到林万骁身边,低声问:“书记,省里那边……”

林万骁知道秦致远的担忧。省长刚走不久,此刻就将矛头直接指向郑国涛,并且是涉嫌严重经济问题的线索上报省纪委,势必会引发省高层的剧烈震动,甚至可能招致庄本富更强烈的不满。

“证据确凿,程序合规,我们必须这么做。”林万骁的语气没有丝毫动摇,“这是原则问题,没有妥协的余地。至于省里的反应……”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该来的,总会来。我们按规矩出牌,就看对方,接不接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