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核查小组(1 / 2)

市委书记办公室的小会议室内,烟雾缭绕。

这是西明市每周例行的书记办公会,参会的除了市委书记林万骁、副书记兼市长郑国涛,还有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市委秘书长等核心成员。会议已近尾声,讨论的多是些日常事务和既定工作的推进情况,气氛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郑国涛靠在椅背上,手指间夹着烟,神情带着一丝惯有的、不易察觉的倨傲。尽管近期林万骁频频动作,拜会老书记,调研重点项目,但他自恃根基深厚,尤其是在经济数据这块,他自认经营多年,滴水不漏,这是他最引以为傲的“政绩工程”,也是他向上级展示能力、谋求更进一步的核心资本。

林万骁坐在主位,面前摊开着笔记本,一直安静地听着各位副书记和常委的汇报,偶尔插话询问一两句细节,目光平静,看不出任何情绪。直到秘书长汇报完下一周的主要活动安排后,会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林万骁合上手中的钢笔,盖帽发出清脆的“咔哒”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他没有看任何人,目光落在自己面前的茶杯上,仿佛随口一提般,用一种平缓却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各位,在会议结束前,还有个情况需要议一议。”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他身上。郑国涛抽烟的动作微微一顿,眼皮抬了抬。

林万骁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最后似是不经意地落在郑国涛脸上,语气依旧平淡:“最近,我翻阅了近三年,特别是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经济统计报表,发现了一些……不太符合常理的地方。”

会议室内的空气骤然凝固。

郑国涛脸上的肌肉几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他放下烟,身体稍稍坐直,强自镇定地笑了笑:“林书记,统计数据是统计局严格按照国家方法制度核算的,经过层层审核,应该不会有问题吧?是不是林书记刚来,对西明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和高增速还不太适应?”

这话绵里藏针,既撇清了自己的直接责任,又暗指林万骁“少见多怪”,不懂西明实际情况。

林万骁脸上没有任何波澜,仿佛没听出郑国涛话里的机锋,只是微微侧头,对坐在后排记录的秦致远示意了一下。

秦致远立刻起身,将事先准备好的几份材料,分发给在座的每一位书记和常委。

材料并不厚,但上面的数据和图表却触目惊心。

林万骁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郑市长说统计数据没有问题,那我们不妨看看这几个具体的问题。”

他拿起自己面前的一份材料,语调平稳地开始列举:

“第一,工业用电量增速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严重背离。去年全年,我市公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百分之十五点八,但同期全市工业用电量仅增长百分之三点一。这个弹性系数,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甚至违背了基本的经济发展规律。请问,我们这百分之十五点八的工业增长,动力来自哪里?是靠企业普遍提升了百分之几百的能源利用效率吗?”

“第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与实物工作量严重不符。根据报表,我市去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百分之二十五,但水泥、钢材等主要建材的本地消耗量,却分别下降了百分之二和百分之五。这些投资,难道都是用空气堆出来的?”

“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税务部门掌握的商业企业开票金额存在系统性偏差。零售总额连年高增长,但商业增值税增幅却远远跟不上。这巨大的缺口,作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