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会上的那次不动声色的否决,让所有人意识到,这位新来的林书记,绝非等闲之辈。他看似温和,实则目光如炬,手段老辣。
作为市委秘书长,钱伟年此时正在考虑另一件事情:为市委书记选定专职司机。
这个位置,看似只是个握方向盘的,实则非同小可。他是领导除了家人和秘书之外,接触最多的人,知晓领导的行踪,偶尔甚至会听到一些工作谈话,是距离权力核心最近的“隐形人”之一。司机的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领导的安全、隐私乃至工作的顺利开展。
林万骁还没有指定司机,钱伟年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这天上午,钱伟年敲开了林万骁办公室的门,脸上带着惯有的殷勤笑容。
“林书记,关于您的专职司机人选,小车班那边推荐了几个,我都初步审核过了,这是他们的资料。”钱伟年将一份薄薄的文件夹轻轻放在林万骁的办公桌上,“其中有一位叫李斌的同志,是老市委副书记的外甥,在小车班干了七八年,技术没得说,人也机灵,很会来事,熟悉市里各级领导,用起来应该比较顺手。”
钱伟年的话语中,带着明显的倾向性。推荐关系户,这在地方上是常见操作,既能卖人情,也往往意味着司机“懂事”,知道什么该听什么不该听,甚至能成为秘书长延伸出去的耳目。
林万骁没有去看那份资料,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语气平淡:“伟年秘书长费心了。不过,我的司机,不需要太‘机灵’,也不需要太‘会来事’。”
钱伟年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林万骁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安全、可靠、嘴严,这三点最重要。你把市委小车班所有符合基本条件的司机档案,包括他们的服役经历、家庭背景、奖惩记录、历年考核情况,都拿给我看看。”
“所有?”钱伟年有些愕然,这显然超出了常规流程。
“对,所有。”林万骁肯定地点点头,“我自己挑。”
钱伟年不敢再多言,连忙应声:“好的,林书记,我马上去整理,尽快送来。”
下午,一份更厚实的档案袋放在了林万骁桌上。他挥挥手让钱伟年先去忙,自己则一份份仔细翻阅起来。他看得很快,但关键信息一个不漏:年龄、驾龄、籍贯、家庭成员、政治面貌、服役部队、有无立功受奖或处分记录……
大部分司机的档案平平无奇,有些确实背景复杂,与市里某些领导或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林万骁将这些档案轻轻放到一边。
直到翻到一份名为“曹永年”的档案时,他的目光停留了下来。
曹永年,三十五岁,籍贯本市农村,政治面貌党员。十八岁入伍,在某集团军汽车连服役十二年,期间立过一次三等功(因在复杂路况和恶劣天气下成功保障重大军事行动),多次获得“红旗车驾驶员”称号。三十岁转业安置到西明市委小车班,至今五年。档案评语简单:技术精湛,沉默寡言,服从安排。家庭成员一栏,父母均在老家务农,妻子无业随军后来到西明,孩子在读小学,社会关系极其简单。
服役期间立功,说明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过硬;十二年军旅生涯,培养了极强的纪律性和服从意识;转业五年,评语依旧是“沉默寡言”,说明性格沉稳,不搬弄是非;家庭背景干净,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牵扯。
几乎是为他这个新上任、亟需可靠臂助的市委书记量身定做的人选。
“就是他了。”林万骁用红笔在曹永年的名字上轻轻画了一个圈。
第二天,林万骁让钱伟年通知曹永年到他办公室来一趟。
曹永年来得很快,敲门得到允许后,轻轻推门进来。他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旧式作训服(没有军衔),身姿挺拔,步伐稳健,脸上带着军人特有的刚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他走到办公桌前约一米五的地方,立正站好,声音洪亮:“林书记,司机曹永年前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