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初遇曹云天(2 / 2)

“这家企业,毕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过贡献,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在处置过程中,我们既要查清问题,也要考虑避免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和企业大规模失业的次生灾害。”曹云天语气沉重,一副为国为民、顾全大局的模样。

林万骁冷静地听着。曹云天这番话,站在道德和政策制高点上,看似公允,实则是在为那家可能与赵晋岳存在利益输送的企业设置“防火墙”和“缓冲带”,试图将问题的性质从可能的“违法犯罪”向“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引导,从而减轻追责力度。

轮到中宣部(舆情局)发言时,林万骁没有直接反驳曹云天,而是将重点拉回到了舆论层面。

“各位领导,目前‘东海星城’项目的舆情焦点,高度集中在‘公平正义’和‘反腐决心’上。”林万骁语气平稳,目光扫过与会众人,最后在曹云天脸上短暂停留,“公众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调查过程拖沓,或者结果不能令人信服,甚至出现‘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情况,那么不仅无法平息现有的舆论风波,还可能引发新一轮、更猛烈的信任危机,届时波及的将不仅仅是某一个项目、某一家企业,而是整个政府的公信力。”

他这番话,绵里藏针,既点明了舆情的严峻性,也间接回应了曹云天试图“软化”处理的倾向,强调了彻查和公正处理的必要性。

曹云天脸上的笑容不变,只是端起茶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他看向林万骁的眼神,多了几分深邃。

会议在看似达成“要加快调查、依法处置、及时回应”的共识中结束。散会后,众人起身离开。曹云天再次走向林万骁,脸上依旧是那副无懈可击的笑容。

“林局长看问题很深刻啊,舆论监督的力量确实不容小觑。”他语气平和,仿佛刚才会议上那无声的交锋从未发生,“希望我们以后,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能多沟通,共同把工作做好。”

“当然,都是为了工作。”林万骁淡淡回应。

曹云天点了点头,意味深长地看了林万骁一眼,随即转身,在几位随从的簇拥下离开了会议室。

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林万骁的眼神慢慢冷了下来。这次意外的“重遇”,绝不仅仅是巧合。曹云天的出现,意味着赵晋岳的触角已经感知到了他在这个项目中的角色,并且开始做出反应。这看似礼貌的寒暄与会议上的专业讨论,实则是一场无声的警告和试探。

“林局……”专职联络员奚远山有些担忧地低声道。

林万骁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言。“走吧。”他平静地说,率先向门外走去。

回去的路上,林万骁望着车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心中波澜渐起。他知道,与赵晋岳的较量,从未因他离开北江而停止,只是转入了更隐蔽、也更危险的层面。部委这座舞台,同样遍布着对方的眼线和代理人。曹云天,就是摆在明面上的一个。

这次会议,提醒他征途远未结束,对手依旧强大且无所不在。他必须更加谨慎,更加敏锐,在这看似平静的部委深水中,辨识暗流,避开漩涡,同时,也要找准时机,给予对手有力的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