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这条线,走到头,在地方也就是个副书记。”林万骁点了一句,这是体制内心照不宣的路径,“你想动一动,是好事。有具体目标吗?”
“暂时还没有明确目标。”陆蔓回答得很谨慎,“但方向是这个方向。林州情况复杂,本土势力盘根错节,赵晋岳在这边的影响力也不小,想动他们的奶酪,没那么容易。我需要时间,也需要……更高层面的理解和支持。”
她的话说得很含蓄,但林万骁完全明白。陆蔓这是在向他表明心迹,也是在进行一种政治上的“报备”和“求助”。她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需要盟友,也需要来自更高层(可能通过林万骁或其背后的夏家)的奥援,以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强大阻力。
“我明白。”林万骁的回答同样言简意赅,却分量十足,“你在前面冲锋陷阵,后面该有的支撑,不会少。有什么需要协调或者遇到难处,随时。”
他没有做出任何具体承诺,但“不会少”三个字,以及“随时”的表态,已经足够。这是一种基于长期并肩作战形成的信任和默契。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似乎陆蔓也在消化他这句话带来的安心感。过了一会儿,她才再次开口,声音里少了几分清冷,多了些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时候想想,在青桥跟你搭班子的那段时间,虽然条件苦,矛盾也多,但目标简单,心思也纯粹。现在……位置高了,看到的黑暗面也多了,每一步都得算计着走。”
这是陆蔓极少有的、流露真实情绪的瞬间。林万骁能感受到她那份身处高位、如履薄冰的孤独与压力。
“位置越高,责任越重,看到的自然不只是阳光。”林万骁安慰道,也像是自我告诫,“但初心不能忘。记得在青桥,你为了查那个集资诈骗案,几天几夜不合眼,就为了给老百姓一个交代。现在也一样,守住那份为民做事的本心,其他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嗯。”陆蔓轻轻应了一声,情绪似乎平复了一些,“放心吧,我陆蔓没那么容易被打倒。只是……在这条路上,能有个像你这样,既懂业务,又信得过的‘老领导’说几句实在话,不容易。”
这句“老领导”带着几分难得的调侃和亲近,冲淡了之前略显沉重的气氛。
又交流了几句林州和部委的近况,陆蔓那边似乎有人敲门汇报工作,她便匆匆挂了电话。
放下手机,林万骁在窗前伫立良久。窗外,京城的夜景繁华而冷漠。他脑海中浮现出陆蔓那双清冽而坚定的眼眸,想象着她此刻可能正独自在办公室,面对复杂的案卷和更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一株傲雪寒梅,在荆天棘地中默默扎根,积蓄着力量,准备迎接更猛烈的风雨。
他支持她的抉择,也钦佩她的勇气。在这条充满权力与诱惑、也布满陷阱与荆棘的仕途上,他们曾是亲密无间的战友,如今更像是相隔遥远却能彼此守望、相互支撑的同行者。他知道,陆蔓的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而他自己,在部委这片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深水区,又何尝不是如此?
但正如他刚才对陆蔓所说,守住初心,兵来将挡。他拿起外套,关掉办公室的灯,融入了部委大楼的寂静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