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十字路口(2 / 2)

“觉得意外?”顾沉舟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笑了笑,“觉得那里是务虚,不出活?”

林万骁没有否认,坦诚道:“顾书记,我确实对经济工作和具体事务更熟悉一些。”

“正因为你熟悉务实,才更要去补上务虚这一课!”顾沉舟语气加重了些,“发改委是重要,但那里聚集了太多经济干才,你去了,只是其中之一。而在中宣部,你独特的基层主政经历、抓产业搞建设的实战经验,尤其是成功应对舆情危机(指星耀做空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的表现,反而能让你脱颖而出。你会懂得如何把中央的精神与基层的实际结合,如何让宣传思想工作更接地气,更能服务中心大局。这对于你未来能否真正胜任更高级别的领导职务,至关重要!”

他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而且,在这个位置上,你能接触到更核心的意识形态领域,能锤炼更敏锐的政治判断力。这其中的重要性,不亚于抓一个百亿项目。你要知道,许多走向更高岗位的同志,都有在宣传或组织系统工作的经历,这不是偶然。”

顾沉舟的这番话,让林万骁陷入了深思。他之前只想着延续自己的经济优势,却忽略了更高层面领导能力要求的全面性。顾沉舟是从更长远、更战略的角度在为他谋划。

“我明白了,顾书记。”林万骁深吸一口气,态度变得郑重,“您的指点,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我会认真考虑这个方向。”

顾沉舟满意地点点头:“不急,你可以再和家里长辈沟通一下。无论最终去哪里,龙湖这边,你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把手头的工作,特别是几个重大项目和风险点的处置,都妥善收尾,做好交接。陈亮同志的情况,组织部会统筹考虑。”

“是,我一定处理好后续工作,请顾书记放心。”

离开省委大院,坐在返回龙湖的车上,林万骁的心潮难以平静。顾沉舟的建议,在他原本清晰的路径上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一个更具挑战也或许更具潜力的未来。

他没有犹豫,当晚就在书房里,再次拨通了夏父的电话。他将顾沉舟的建议原原本本地做了转达,并坦诚了自己最初的意外和之后的思考。

电话那头,夏弘文沉默了片刻,显然也在权衡。过了一会儿,他的声音才传过来:“沉舟同志的建议……很有道理,也确实是从你的长远发展考虑。中宣部这个平台,锻炼的是另一种极其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在把握方向、凝聚共识方面。补齐这块短板,对你确有裨益。”

他话锋一转,也点出了关键:“不过,万骁,你要有心理准备。宣传口的工作,不像经济部门那样容易量化,成绩不那么直观,很多时候是‘润物细无声’,确实不易出那种轰动性的、显眼的政绩。而且,那里的工作节奏、思维方式,可能和你过去熟悉的领域有很大不同,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夏弘文没有直接否定,而是客观地分析了利弊,将选择权交还给了林万骁自己。“这件事,我和沉舟同志会再沟通。你自己也好好想一想,结合你自己的兴趣和长远规划。无论发改委还是中宣部,都是重要的台阶,关键看哪一条路更让你觉得有施展空间,更能激发你的潜力。”

放下电话,林万骁独自在书房里坐了很久。窗外的龙湖夜景璀璨夺目,而他的人生,似乎正站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一条是看似顺理成章、能延续优势的发改委之路;另一条是充满未知、挑战巨大却可能别有洞天的中宣部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