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来自金融领域的干扰,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来。
最先察觉到异常的是区财政局局长周必信和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陈正平。两人几乎前后脚来到林万骁的办公室,脸上带着相似的困惑与焦虑。
“林书记,情况有点不对劲。”周必信扶了扶眼镜,将一份报表放在桌上,“我们之前和北江银行谈好的,用于经开区标准厂房三期建设的五个亿贷款,本来都已经走完内部流程,就差放款了。可今天他们信贷部突然打来电话,说要补充一大堆材料,还要重新评估抵押物,语气也变得公事公办,挑三拣四。”
经开区主任陈正平紧接着说:“是啊,林书记,我们那个新能源产业园的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之前北江银行江口分行的行长还拍着胸脯说没问题,全力支持。现在也说总行风控政策收紧,要求我们提供更多项目可行性论证,甚至暗示贷款利率可能要上浮。”
林万骁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色平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北江银行,赵晋岳的北江银行。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他料到在自己屡次挫败其渗透龙湖新能源产业的企图后,赵晋岳绝不会善罢甘休,只是没想到对方的反击如此直接,选择了从金融命脉上下手。
“他们具体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林万骁问道,声音听不出波澜。
周必信翻看着笔记:“比如标准厂房项目,他们要求我们提供未来五年的租金收入预测,要具体到每家已签约和意向入驻企业的经营状况分析。抵押物评估也不再认可我们之前的评估报告,要求必须由他们指定的第三方机构重新评估。”
经开区主任补充道:“新能源配套项目那边更离谱,要求我们出具省级以上能源部门对项目必要性的‘特别说明’,还要我们承诺项目建成后,优先使用北江银行旗下的金融服务。这明显是故意刁难!”
林万骁微微颔首。这些要求,看似符合银行风控流程,但在实际操作中,刻意提高了门槛,拖延了时间,增加了不确定性,其目的不言自明,卡住龙湖发展的资金咽喉。
“还有其他银行的情况怎么样?”他问。
“其他几家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目前还没有出现类似情况,放款流程基本正常。”老周回答,“但北江银行在我们区的存贷款业务量不小,尤其是对公业务,很多项目前期都跟他们有合作。如果他们突然收紧,短期内会对我们部分项目的资金链造成压力,也可能引发其他银行的观望情绪。”
这正是赵晋岳想要的效果。利用北江银行在地方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对龙湖进行“精准金融施压”,既打击林万骁的政绩,也试图迫使他在某些方面做出让步。
“我知道了。”林万骁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他们这是按规矩出牌,我们也要按规矩应对。”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老周,你亲自带队,组织人手,按照北江银行的要求,把所有他们要求补充的材料,做得比他们想象的还要详细、还要规范、还要无可挑剔!他们要数据,就给数据;要评估,就配合评估。但是,原则问题不能让步,比如指定评估机构,如果存在利益输送嫌疑,坚决顶回去,可以提议由双方共同认可的、资质更高的机构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