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金融布局(1 / 2)

市长许卫东在市政府会议上选择了“债务风险”这个看似无可指责的切入点,用意深远,既要制约龙湖的发展势头,也为后续可能的发难埋下伏笔。

被动解释不如主动破局。林万骁当时的回应,在公开场合稳住了阵脚,但真正的应对,必须在台下迅速展开。他需要一套既能继续支撑龙湖高速发展,又能从根本上规避“政府债务风险”指控的金融组合拳。

回到龙湖,他立刻召见了区财政局长甘小山和区属主要国资平台龙湖城投集团的董事长吴光湖。

“市里对我们债务问题的关注,是压力,也是契机。”林万骁开门见山,目光锐利,“我们要向外界证明,龙湖的发展,靠的不是政府盲目举债,而是市场化、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下一步,要把社会资本的力量更充分地调动起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财政局长甘小山面露难色:“书记,社会资本逐利性强,让他们大规模投入基础设施和长周期产业项目,难度很大,除非有足够的保障和吸引力。”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支点,一个能够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林万骁成竹在胸,说出了他酝酿已久的方案,“由龙湖城投集团牵头,联合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龙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这个想法并不新鲜,但关键在于和谁合作,以及如何设计架构。林万骁当然有合作目标,那就是他自己掌控的,姜婷婷管理的青禾资本。

“青禾资本背景深厚,投资眼光精准,管理团队专业,在国内创投圈声誉卓着。与他们合作,不仅能带来资金,更能带来项目、技术和先进的基金管理经验。”林万骁对甘小山吴光湖说,“但是,合作必须合规、隐蔽。”

他特别强调了“隐蔽”二字。鉴于他与姜婷婷的私人关系,以及青禾资本在其商业版图中的特殊地位,任何直接、公开的关联都可能授人以柄,引发不必要的猜测和攻击。

在林万骁的亲自指导下,一套复杂而精密的合作架构被设计出来:

龙湖城投集团出资30%,作为政府引导资金,体现政策支持和风险共担。

青禾资本并不直接露面,而是通过其旗下注册在开曼群岛的某离岸基金,再层层穿透到国内一家看似毫无关联、实则由姜婷婷绝对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Lp)出资65%。

剩余5%的份额,预留给予龙湖本地几家有意向的民营企业,以体现基金的“本土化”和“多元化”。

基金的管理人(Gp),则由龙湖城投与那家青禾控股的国内公司合资成立一家新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担任,双方派出专业团队共同管理。

这套架构象俄罗斯套娃一样,层层嵌套,最大限度地切割了龙湖区政府与青禾资本之间的直接股权联系,从表面上看,完全是一次合规的市场化合作。即便有人深究,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厘清最终的资金来源,更无法直接指证林万骁与姜婷婷存在利益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