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会上发生的片段,迅速扩散至龙湖区党政机关的每一个角落。新任区委书记林万骁精准抓住红山镇信访问题、否决区长赵东来人事提议的消息,成了各部门私下热议的焦点。
那种对新书记“年轻可能好糊弄”的轻视感,瞬间被一种莫名的紧张感所取代。
然而,林万骁深知,一次常委会的立威,仅仅是个开始。要真正掌控龙湖这艘大船,必须穿透层层汇报和精心修饰的材料,触摸到最真实的情况。而眼下,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信息的迷雾之中。
正式的汇报渠道,报上来的大多是经过反复打磨、四平八稳的东西。成绩罗列得清清楚楚,问题则被“正在协调”、“稳步推进”、“总体可控”等模糊词汇巧妙遮掩。就像赵东来汇报工作时那样,真正的痛点、难点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必须打破这种信息壁垒。”林万骁在办公室里踱步,心中思忖。完全依赖官方渠道,无异于闭目塞听。他需要建立多条能够直达基层、反映实情的信息通道。
他首先想到的是调研,但常规的调研,往往会被“突然袭击”式的、能够看到原生态情况的机会。
正在思考间,区委办公室主任钱友良敲门进来,脸上依旧是那副恭敬的笑容:“林书记,下周三的日程初步排了一下,您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上午是听取住建局关于棚户区改造进展的专题汇报,下午是调研区中心医院新建项目……”
林万骁接过日程表扫了一眼,安排得满满当当,看似高效,实则都是被安排好的“标准流程”。他放下日程表,对钱友良说:“钱主任,这些常规的汇报和调研先放一放。你帮我安排一下,明天,我要下去走走。”
钱友良愣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问:“林书记您想去哪个点?我马上通知他们准备……”
“不用通知。”林万骁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就你和我,再加一个司机,我们三个人下去。不设路线,不定点,走到哪儿看到哪儿。我想看看龙湖最真实的样子。”
钱友良脸上闪过一丝为难,但很快掩饰过去,连忙点头:“好的,林书记,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排车,保证轻车简从。”
钱友良退出去后,林万骁拿起内线电话,直接拨通了区信访局的局长办公室。
“我是林万骁。”
电话那头明显停顿了一下,随即传来信访局长有些紧张的声音:“林书记!您有什么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