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反思和警示(1 / 2)

黄子京案正式移送司法机关。

北江省纪委大楼内,付国忠主任来到办案点,主持召开案件总结会。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付国忠掐灭了手中的烟,目光扫过略显疲惫的林万骁和专案组核心成员。

“黄子京案,办得漂亮!干净、利落、彻底!”付国忠开口定调,语气中是毫不掩饰的赞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顶住压力,撕开突破口,查清这么一桩涉及金融领域、手段隐蔽、关系复杂的腐败窝案,打掉了盘踞在昌南支行的一窝蛀虫,挽回了部分经济损失,震慑了不法分子,成绩突出!”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林万骁身上:“万骁同志,尤其是你,临危受命,指挥若定。从舆情中发现线索的敏锐性,到协调公安、审计多部门联合作的协调能力,再到突破黄子京心理防线的审讯策略,尤其是最后深挖其造成巨额信贷损失的社会危害,都展现出了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大局观。委里领导对你在此案中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林万骁微微欠身,神色平静:“谢谢付主任和委领导的肯定。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付国忠点点头,话锋一转,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成绩要肯定,但教训更要吸取。黄子京案,暴露出我们金融领域反腐败斗争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他伸出手指,一条条剖析:

“第一,‘关键少数’权力失控。一个支行的行长,就能手握巨额的信贷审批权,缺乏有效的内部制衡和上级监督,‘一把手’变成了‘一霸手’,说贷就贷,说不贷就不贷,民主决策、风险控制流于形式,这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第二,腐败形式升级换代。不再是简单的送钱送物,‘雅贿’、‘性贿赂’成为新趋向。通过安排工作、提供消费、帮助子女留学等方式进行利益输送,更加隐蔽,发现和查处难度更大。黄子京案就是典型,他将信贷审批权异化为猎艳和敛财的工具,性质极其恶劣。”

“第三,监督监管存在滞后和盲区。对于金融机构高管‘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监督乏力,对于其通过特定关系人、白手套进行利益输送的新型腐败手段,我们的监管技术和制度还没能完全跟上。第三方支付、境外消费、地下钱庄,都成了腐败资金洗白的通道。”

“第四,金融风险与廉政风险交织。黄子京为了个人私利,胡乱审批贷款,最终形成巨额不良资产,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这警示我们,金融腐败不仅仅是个人道德问题,直接危及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

付国忠的总结一针见血,掷地有声。与会人员纷纷点头,陷入沉思。林万骁认真记录着,这些反思,与他前世的某些记忆碎片隐隐重合,让他感受尤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