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部长召见(2 / 2)

“欧部长好!”林万骁立即立正,恭敬地问好。他迅速扫视了一眼环境,注意到沙发上还放着另一份文件,似乎就是他那篇结业论文的装订本,上面还能看到一些红色的批注痕迹。

“林万骁同志来了,坐吧。”欧锦年指了指对面的沙发,语气比较随意,像是在拉家常,但那种无形的气场却笼罩着整个空间。

“谢谢部长。”林万骁依言坐下,腰杆挺直,双手放在膝上,姿态恭敬而不显拘谨。

欧锦年打量了他一下,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论文我看了,写得不错。选题很有针对性,论证也扎实,特别是结合你之前在青川开发区的实践,很有说服力。‘亲清政商关系’、‘高质量发展与风险防控’这些观点,提得很好,很有现实意义。”

他的语气是肯定的,但目光却依旧锐利,仿佛在审视这些话是否真的出自眼前这个年轻人之口,又或者是在观察他听到表扬后的反应。

“部长过奖了。”林万骁微微欠身,语气诚恳,“我只是结合工作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做了些总结提炼。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请部长批评指正。”他没有丝毫得意,态度谦逊而踏实。

欧锦年点了点头,似乎对他的反应比较满意。他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这次培训,感觉怎么样?尤其是经历了中间那场醉驾伤人事件之后。”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好回答。说感觉很好,显得对事件影响认识不足;说影响很大,又可能显得不够坚强。

林万骁略一沉吟,认真答道:“回部长话,这次培训收获非常大。系统的理论学习弥补了自身很多不足,开阔了视野。至于那件事,”他语气沉凝了些,“确实令人痛心和警醒。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身上可能存在的短板,也像一记警钟,时刻提醒我们纪律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对我个人而言,这是一次极其深刻的党性锻炼。”

欧锦年静静地听着,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点了一下:“嗯。能在事情发生前保持清醒,坚守原则,事后又能深刻反思,汲取教训,这很好。这说明你这块材料,是经得起敲打的。”

他顿了顿,声音放缓了些,却更显语重心长:“组织上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尤其是像你这样年轻有能力的干部,更希望你们能走得更稳、更远。青川经开区的工作,顾省长和我都有关注,搞得不错,有思路,有闯劲,但也别忘了,越是成绩突出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守住底线。”

“请部长放心,您的教诲我一定牢记在心。一定戒骄戒躁,严守纪律,扎实工作。”林万骁郑重表态。

欧锦年看着他,目光深邃:“你的新岗位,组织部很快就会征求相关方面意见后做出安排。回到工作岗位后,要继续保持这种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把在党校的收获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脚踏实地,做出新的成绩。”

“是!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部长的期望!”林万骁知道,谈话即将结束。整个过程不过五六分钟,短得超乎想象,没有一句闲话,字字句句都蕴含着提醒、肯定和期望。

“好,去吧。”欧锦年点了点头,重新拿起了刚才放下的文件,目光垂了下去。

林万骁起身,再次恭敬地微躬行礼,然后轻手轻脚地退出了办公室。

门外的秘书对他微微点头,依旧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样子。

走出小楼,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林万骁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感觉后背似乎出了一层细密的汗,但心中却是一片豁然开朗。

欧锦年部长没有透露任何关于他具体去向的信息,但那份看似平常的肯定和鼓励,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强烈的信号,他的表现,尤其是论文和在醉驾事件前后的立场,已经获得了这位关键人物的初步认可。

这份认可,比任何空洞的表扬都更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