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荣誉(2 / 2)

又是一次进京领奖。这一次,他站在了另一座庄严的会场。当颁奖词念出“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公仆’的深刻内涵,他所做的一切,都为了让人民满意”时,林万骁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短短时间内,连获两项国家级最高荣誉,林万骁的名字和他的“青桥经验”,进入了更广阔的视野。

邀请他前往国家行政学院、全国组织干部学院等最高培训机构作报告的电话纷至沓来;中央级媒体对他进行了深度专访;一些关于农业农村政策制定的研讨会,也开始邀请他这个“一线实践者”参加,听取他的意见。

他的行程表排得密密麻麻,频繁往返于北京和青桥之间。飞机成了他的临时办公室,酒店房间成了他深夜整理讲稿和思考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视野被极大拓宽,接触到了更高层面的信息和思维方式,也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不再是那个只盯着青桥一亩三分地的镇长,而是开始学会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思考问题。

当然,频繁的曝光和荣誉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官场上,羡慕嫉妒恨的目光自然不会少。“捧杀”、“年少得志未必是福”之类的酸话悄悄流传。但更多的人看到了他背后隐约显现的强大能量和省委主要领导的坚定支持,选择向他靠拢。

赵晋岳那边的势力,则陷入了更深的焦虑和沉默。他们眼睁睁看着林万骁一步步走上神坛,收获着他们梦寐以求的政治光环,却无力阻止。每一次林万骁的获奖报道,都像一记无声的耳光抽在他们脸上。

深夜,北京某宾馆房间内。林万骁刚刚结束一场部委的座谈回到房间,脱下西装,松开领带,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桌上,放着两本鲜红的荣誉证书,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他看着那两本证书,眼神中有欣慰,有自豪,但更多的是一种异常的冷静。

荣誉等身,光芒万丈。 但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些光环既是护身符,也是放大镜。将他照得更亮的同时,也让他每一个细微的失误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现在的他,就像站在聚光灯下的舞者,只能更加完美地表演,不能有丝毫差错。

而下一步,他该如何利用这来之不易的声望和资本,去实现自己真正的目标?

他将目光投向窗外京城的璀璨灯火,那里面,藏着无限的机遇,也充满了未知的挑战。

舞台已经变大,灯光已经就位。接下来,该上演更精彩的戏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