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眼光,不能只盯着青桥这一镇之地。你要思考,青桥的成功,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哪些是特殊因素?哪些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这套模式,能不能提炼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仅仅是在北江县复制,甚至能不能在全省,乃至更大的范围内,为类似的乡镇提供借鉴?”
林万骁的眼睛亮了起来,他隐约抓住了什么。
顾沉舟继续道:“要把‘青桥模式’,升华到‘青桥经验’的理论高度。这不是简单的工作总结,而是要形成一套系统的、经得起推敲的、能够指导实践的方法论。要回答‘为什么能成功’、‘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学习推广’这些根本性问题。”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林万骁:“这项工作,比你引进十个德宁这样的项目,意义可能更加深远。这是一笔重要的政治资本,也是一张响亮的名片。它能证明你不仅是一个能干的实践者,更是一个有思想深度、有理论概括能力、有大局观的战略型干部。这对你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番话,简直是拨云见日,瞬间照亮了林万骁心中的迷雾!
他一直思考的是如何“做事”,如何做出更大的政绩。而顾沉舟点拨他的,是如何“布局”,如何将已有的政绩转化为更高层面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青桥经验”!这是一个绝妙的切入点!
一旦“青桥经验”得到高层的认可和推广,他林万骁就不再仅仅是一个“幸运”的镇长,而是成为一个“模式”的创造者和“经验”的贡献者。这份光环和资本,将极大地助力他冲击更高的位置,比如…那个开发区主任的位置,甚至更远!
“省长,我明白了!”林万骁的语气中带着豁然开朗的激动和由衷的敬佩,“您一语点醒梦中人!我之前的格局还是太小了,只埋头拉车,没抬头看路。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顾沉舟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明白就好。这件事,可以好好策划一下。需要什么支持,可以让远航协调。省委政策研究室、农委、党校那边,都有一些专家资源可以用起来。”
“谢谢省长!我一定把这件事做好,绝不辜负您的期望!”林万骁郑重承诺。
又简单交流了几句后,看到顾沉舟桌上又堆起的文件,林万骁知趣地起身告辞。
离开省长办公室,走在静谧的省委大院中,晚风拂面,林万骁却感到浑身热血沸腾。
顾沉舟的这次点拨,价值千金!这不仅仅是工作方法的指导,更是一次高层视野的灌输和政治智慧的传承。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能吏”,而是要朝着“政治家”的方向努力。
回到车上,他立刻开始构思。总结“青桥经验”,这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需要扎实的理论支撑、系统的实践总结和成功的案例印证。他需要组建一个团队,需要专家的智慧,需要媒体的造势…
一个清晰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形成。
他发动汽车,驶离省委大院。目光透过车窗,望向繁星点点的夜空。
脚下的路,似乎更加清晰,也更加宽广了。
“青桥经验”…这将是他下一步棋的关键落子。他要让青桥的光芒,照亮更远的地方,也照亮他自己通往更高处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