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办公室里缓缓踱步,脑中飞速过滤着北江县乃至江口市的政治版图和可能的人事变动信息。
县长秦怀远?他接替吴大勇任书记的可能性最大,那么县长位置就会空出来…但这个位置竞争太过激烈,市里、省里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他一个乡镇长直接跨越上去,难度堪比登天。
常务副县长?也是副处,并非他的目标。
其他诸如市里重要局的局长?跨县调动?都需要时机和更强的推力。
他的目光落在了墙上的全县地图上,一个个乡镇、一个个部门在脑中闪过。忽然,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经济开发区!
青川县经济开发区,是省级开发区,但近年来发展缓慢,管委会主任是正处级实职,却因业绩平平,地位颇为尴尬。如果能将这个开发区做大做强…
更重要的是,开发区的工作,与他擅长的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高度契合!如果能将青桥模式的成功经验复制、升级到开发区层面,无疑是一份极其亮眼的政绩!
这个岗位,既能满足实职正处的要求,又能充分发挥他的长处,而且相对而言,竞争可能不如县长、局长那般白热化!
风险在于,开发区是个“烫手山芋”,搞不好可能折戟沉沙,反而毁了自己的名声。但机遇总是与风险并存!
思路一旦清晰,林万骁立刻开始行动。
他首先加密联系了姜婷婷:“立刻帮我全面调研分析青川县经济开发区的现状、产业布局、债务情况、以及发展潜力。要快,要深。”
接着,他联系了沈星澜,闲聊中“无意”提及开发区的发展困境,暗示如果能有一位懂经济、敢闯敢干的干部去主持工作,或许能焕发新生。沈星澜心领神会,表示可以“从媒体角度做一些前瞻性探讨”,为其造势。
他甚至通过夏宁宁,极其隐晦地向夏弘文透露了自己对地方产业平台发展的思考,并未直接要官,却巧妙地展示了自己的视野和格局。
最后,他重新调整了青桥镇的工作汇报重点,开始有意识地将青桥的经验总结提炼成可适用于更大范围的发展模式,并在向顾沉舟汇报时,着重强调了“产业集聚”、“平台赋能”等概念,隐隐与开发区的功能定位相呼应。
一套组合拳下来,悄无声息,却目标明确。
林万骁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脚下生机勃勃的青桥镇。这里是他起家的地方,但绝不会是他事业的终点。
他的目光已经越过镇党委书记的位置,投向了那个能让他更快实现目标、也能承载更大野心的舞台。
新的布局已经展开。他就像一位高明的棋手,在别人还在计较一城一地得失时,已然将棋子落在了更远处的关键节点上。
接下来,就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将他的谋划,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