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城返回北江省的飞机上,林万骁闭目养神,脑中却反复回放着与夏弘文谈话的每一个细节。“实职正处”这一目标还要几年啊,目前,他仅仅是个享受副处待遇的正科级镇长。这待遇,只是个非领导职务的工资待遇罢了。
一下飞机,刚开机,一条短信便跳了进来,是顾沉舟的秘书高远航发来的:“林镇长,省长明日晚上有空,请您到家中吃饭!”
林万骁立刻回复:“谢谢,收到,一定准时到。”
他知道,这绝不仅仅是一顿便饭。顾沉舟刚刚主政一方,事务千头万绪,专门抽出时间约见他这个乡镇干部,必有深意。
第二天傍晚,林万骁顺手买了个果篮,提前十分钟抵达省委常委家属院。经过严格核查后,他被引至一栋雅致的小楼前。与夏家胡同四合院的深沉威严不同,这里更显低调内敛。
开门的是高远航,他微笑着低声道:“首长在书房,直接过去吧。”
林万骁点头致谢,轻车熟路地走到书房门口,轻轻叩门。
“进来。”里面传来顾沉舟沉稳的声音。
林万骁推门而入。顾沉舟正坐在沙发上翻阅文件,见他进来,放下文件,指了指对面的沙发:“万骁来了,坐。从北京回来不久吧?辛苦了。”
“不辛苦,省长。”林万骁依言坐下,腰背挺直,“向部里汇报很顺利,青桥的模式得到了相关司局的肯定。”
“嗯,这是好事。”顾沉舟颔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但是,树大招风啊。我听说,最近青桥不太平静?县纪委都下去人了?”
林万骁心中了然,知道这才是正题。他将孙伟事件以及背后赵小明的动作,简明扼要、客观地汇报了一遍,没有过多渲染,但点明了对方试图腐蚀干部、干扰正常工作的实质。
顾沉舟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脸上看不出喜怒。
“处理得还算稳妥。”听完后,他评价了一句,随即问道,“压力不小吧?赵晋岳那个人,我还是了解的,关系盘根错节,睚眦必报。这次吃了亏,不会就这么算了。”
“压力确实有,但还能顶得住。”林万骁坦诚道,“青桥现在的发展势头很好,德宁二期即将投产,文旅收入稳定,镇里资金流健康。只要我们自己不乱,外部的干扰影响有限。”
“哦?这么有信心?”顾沉舟似乎来了兴趣,“说说看,你这个‘青桥模式’,怎么保证可持续性?总不能一直靠你林万骁个人顶在前面吧?”
这是一个切中要害的问题。林万骁早有思考,从容应答:“我认为青桥的可持续性在于三点:一是产业根基扎实,新能源和文旅不是空中楼阁,是真正能创造税收和就业的实体经济;二是利益联结机制,镇投公司控股、村民入股、专业团队运营的模式,把政府、企业、村民的利益绑在了一起,形成了发展共同体;三是规则和制度的建立,无论是土地开发、项目引进还是资金使用,我们都力求规范透明,经得起检验。只要这三点不动摇,换谁来做,模式都能运转下去。”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目前确实还存在一些阻力,主要来自一些…不适应这种阳光操作、还想用老办法获取不当利益的旧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