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青桥班底(1 / 2)

县委常委考察的余威,像一层看不见的薄膜,笼罩在青桥镇政府大院上空。

空气里多了些东西,是敬畏,是审视,也是更小心翼翼的站队。

人人都清楚,青桥镇这艘小船,如今绑上了县里甚至省里的大火箭,掌舵的林万骁,虽年轻,却已是真正说一不二的人物。

火箭要飞得稳,燃料、方向、安保,缺一不可。

林万骁比谁都明白,上面的支持是东风,但真正要在这波谲云诡的基层扎下根、办成事,必须有自己的基本盘。

一盘散沙,经不起风浪。

夜深了,镇政府三楼小会议室的灯还亮着,像旷野里唯一的星。

屋里烟气不重,只林万骁指间夹着半支燃着的烟,青雾袅袅。他对面,坐着三个人。

组织委员陈亮,瘦高个,眼镜片后的眼睛闪着精光,面前摊开着笔记本和几份干部花名册。

他是写材料出身,笔头硬,脑子活,对镇上大小干部的情况摸得门清,但以前苦于没人撑腰,许多想法只能烂在肚子里。

财政所长老周,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指尖有常年摸账本留下的薄茧。

他捧着个掉了漆的保温杯,吹一口,喝一口,眼神稳得像秤砣。管钱袋子的人,谨慎是天性。

派出所长陆蔓,坐得最直,警服外套搭在椅背,制式衬衫的扣子扣到最上一颗。她没带笔记本,双手平放在桌上,目光清冽,像擦亮的枪管,时刻处于待击发状态。

省厅下来的背景,让她自带三分底气,但扎根乡镇,她更需要一份实实在在的功绩和…某种认可。

这三人,是林万骁经过数月观察、试探、乃至几次危机考验后,筛选出的核心人选。人事、钱财、刀把子。

林万骁摁灭了烟,声音在安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县里的纪要下来了,考古公园和配套项目,是头等大事。钱、人、地、治安,样样都不能出岔子。”

他目光扫过三人,不疾不徐:“压力有多大,机遇有多大,各位心里都有数。事情办好了,青桥就是全省的样板,在座的每一位,前程自不必说。办砸了……”他顿了顿,没往下说,但那未尽的意味比说出来更沉重。

老周捧着保温杯,缓缓点头:“镇长放心,财政所这边,每一笔进出,都严格按制度办,账目清晰,笔笔有踪。”这是表态,更是承诺。他管的钱,绝不会成为别人攻讦林万骁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