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沉舟拍了拍他肩膀:“老魏,项目表我带走,明晚之前,把能落地的再筛一遍。”
一句话,把发改委连夜加班的锅扣死。
车门关上,奥迪滑出大院。
林万骁透过后视镜,看见魏宪章站在台阶上,雪落在肩头,像撒了一层盐。
他收回目光,低头在手机备忘录里敲下一行:
“山河路桥,周国梁今晚必找魏宪章,盯死。”
回程路上,顾沉舟终于开口:“小林,今天记一笔。”
林万骁立即掏出钢笔,旋开笔帽,笔尖朝上,等下文。
“第一,发改委筛完的项目,你连夜做一张进度表,用ExcEL,横轴时间,纵轴责任领导,一目了然。”
“第二,山河路桥那个高架ppp,放进首批开工,理由写三条,不超过一百字。”
“第三”
顾沉舟顿了顿,目光透过车窗,看着远处雪野,声音低了一度:“今晚十点前,把讲话稿精简到八百字,发我邮箱,我要在常委会上用。”
林万骁笔尖刷刷,三句话一字不落。
心里却像算盘珠噼啪:
山河路桥,果然提前上桌。
前世,这个项目拖到四月才批;今生,提前二十八天。
即使提前,也足够他埋下一整条利益链。
傍晚六点,奥迪驶入省委大院。
顾沉舟下车,大衣下摆带风:“你直接上楼,食堂给你留饭。”
林万骁点头,却没去食堂,转身钻进办公楼三层小会议室。
门锁落下,他打开笔记本,新建ExcEL表格,手指在键盘上飞舞。
项目名称、投资额、开工时间、责任领导、卡点……
横轴竖轴,像一张精密的捕兽网,把北江未来半年的资金流向一网打尽。
八点二十,表格发顾沉舟邮箱。
八点三十,山河路桥三条理由短信发书记手机:
“1.线路最短,拆迁最小;2.资本方已落实,开工即可形成实物量;3.董事长周国梁与顾书记同学,可压茬推进。”
短信末尾,没署名,只留了一个字:骁。
顾沉舟回了一个字:可。
一来一回,十个字,价值数十亿。
夜里十点,常委会小会议室灯火通明。
顾沉舟把八百字讲话稿拍在桌上:“各位,没时间寒暄,项目表在这,能干的干,干不了的换人。”
书记、省长、专职副书记……十几双眼睛落在那张薄薄的A4纸上,像一群狼盯上新猎物。
林万骁坐在后排角落,灯光打不到他脸上,却照得他眼底发凉。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山河路桥不再是纸面项目,而是扎进北江血肉的一根钉子。
而他,握着钉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