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着写着,她的笔尖在“疑点”一处微微停顿。狄戎人为何选择雁回关?仅仅因为它是粮道节点?她秀气的眉头轻轻蹙起。顾衡曾说过,雁回关附近地形复杂,有几条隐秘的、可绕行的小道……这个念头如同火花般一闪而过,她立刻在“疑点”旁空白处,用蝇头小楷飞快标注:“留意附近隐秘小道,或有斥候未覆盖之疏漏。”
这完全是她的直觉,基于顾衡曾随口提及的地形信息。她不确定是否有用,但既然想到了,便记录下来。
整理完毕,看着纸上清晰罗列的要点,苏妩心中那份焦灼似乎稍稍平复了一些。她小心翼翼地将墨迹吹干,将这张纸折好,贴身收藏。这或许微不足道,但至少是她此刻唯一能做的努力。
做完这一切,倦意终于如潮水般涌来。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紧绷让她感到阵阵眩晕。她吹熄了小书房的烛火,回到寝殿。
躺在宽大却显得格外空旷的龙床上,身侧的位置冰冷。锦被上似乎还残留着他身上清冽的龙涎香气息,却再无那温暖坚实的怀抱。苏妩裹紧了被子,将自己蜷缩起来,像一只寻求温暖的小兽。窗外,月色清冷,透过窗棂洒下一地寒霜。远处似乎隐约传来宫中巡夜侍卫整齐划一的脚步声,更衬得长夜寂寥。
她闭上眼,脑海中却挥之不去顾衡在烛光下批阅奏折、冷峻下令的身影。他此刻在做什么?是否还在召见大臣?是否滴水未进?那如山般的军务压在他肩头,该是何等疲惫……
心疼如同细密的针,扎在心口。她将脸埋进柔软的枕头,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还能嗅到属于他的气息。心中一遍遍默念:陛下,您一定要保重……臣妾等着您……
**御书房内。**
此刻的御书房,灯火彻夜未熄,亮如白昼。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墨香、灯油燃烧的气息,以及一种紧绷到极致的压抑感。
顾衡依旧端坐在巨大的紫檀木御案之后。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被暂时推到一旁,取而代之的是一幅详尽铺开的西北边境舆图,以及镇国公等人留下的各种军情密报、边关布防图册。
他已经召见了兵部、户部、工部的几位核心侍郎,以及掌管情报的枢密院副使。一道道指令以最快的速度从这里发出,如同精密的齿轮开始高速运转。调兵的虎符、催粮的急令、查探内奸的密旨……如同无形的箭矢,射向帝国的各个角落。
顾衡的脸色在烛火映照下显得有些苍白,眼底带着明显的倦色,但那双深邃的眼眸却依旧锐利如鹰,燃烧着冷静而灼人的光芒。他时而俯身仔细查看地图上的关隘要道,时而凝神听取大臣的奏报,时而又陷入长久的沉默思考。每一个决策都关乎万千将士的性命和边境的安危,他容不得丝毫差错。
内侍总管小心翼翼地换了几次茶水,那上好的龙井早已凉透,却几乎未曾动过。御膳房送来的精致夜宵,也原封不动地撤了下去。
“陛下,戌时三刻了,您……”内侍总管看着顾衡眼下越发明显的青影,忍不住低声提醒。
顾衡只是摆了摆手,目光依旧胶着在地图上雁回关附近那一片复杂的等高线上,手指无意识地划过一条不起眼的虚线标记。他似乎在反复推演着什么,眉宇间凝聚着化不开的凝重。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画面——苏妩离开时,那双清澈眼眸中毫不掩饰的担忧与心疼。那份纯粹的、只为他的牵挂,如同黑暗中的一点烛火,微弱却温暖,瞬间驱散了一丝他心头的沉重与冰冷。
他微微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柔软。他端起那杯早已凉透的茶,仰头灌了一大口,冰凉的液体滑入喉咙,带来短暂的清醒。他重新将注意力投向眼前关乎国运的舆图,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对阶下肃立待命的臣子道:
“继续。”
长夜漫漫,御书房的灯火,如同帝国心脏跳动的光焰,顽强地燃烧着,照亮着这片风雨欲来的江山。而相隔不远的寝殿内,苏妩在辗转反侧中终于沉沉睡去,贴身收藏的那张写满要点的纸页,紧贴着她的心口,仿佛是她无声的陪伴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