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风骨:王翦传 > 第1章 【郢都余烬】李信败亡:二十万甲哭汝阴!

第1章 【郢都余烬】李信败亡:二十万甲哭汝阴!(2 / 2)

【三: 尸山铸字,楚帜高扬】

夕阳把汝阴的天空染成了一片血红,像一块巨大的破布,被随意地扔在天上。

濉水岸边,秦军的尸体密密麻麻地堆积着,有的泡在水里,肿胀得面目全非;有的躺在岸边,身上布满了伤口,鲜血已经凝固成了紫黑色。楚兵们正有条不紊地搬运着尸体,他们的动作麻木而机械,像是在处理一堆没有生命的木头。

项燕站在战车顶部,目光扫过眼前的尸山血海。他的赤色战袍上沾着些泥土,却依旧挺拔如松。身后的楚兵们举起戈矛,齐声高喊:“亡秦必楚!亡秦必楚!”

声音震得水面都在颤动,传到幸存的秦军俘虏耳朵里,像一把把尖刀,刺得他们心头发颤。

“将军,秦军尸体已清点完毕,共一十九万三千四百余具。” 一个亲卫上前禀报,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兴奋,“按照您的吩咐,正在用尸体堆积‘楚’字。”

项燕微微点头,目光落在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上。那里,楚兵们正将秦军的尸体一具具堆叠起来,按照 “楚” 字的笔画排列。有的尸体被用来做横,有的被用来做竖,还有的被用来做撇捺,每一笔都堆得很高,远远望去,像是一座用尸体堆成的山。

一个年轻的楚兵正费力地将一具秦军尸体搬到 “楚” 字的撇画顶端,尸体的手突然垂了下来,指尖擦过他的脸颊。他吓得一哆嗦,差点把尸体扔在地上。旁边的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平淡地说:“怕什么?这些秦兵杀了我们多少同胞,现在不过是还债罢了。”

年轻的楚兵咬了咬牙,重新稳住尸体,继续往上堆。他看着眼前的尸山,想起了自己在寿春的家人 —— 父亲被秦兵杀死,母亲和妹妹被掳走,至今下落不明。他的眼里泛起了泪光,手上的动作却更加用力了。

李信被两个楚兵押着,站在不远处,看着楚兵们用秦军的尸体堆 “楚” 字。他的甲胄已经被剥掉了,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布衣,手臂上的箭伤还在流血。看到那一个个熟悉的面孔被随意地堆叠起来,他的心脏像是被无数根针同时刺穿,疼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项燕!你好狠毒的心!” 李信嘶吼着,想要冲上去,却被楚兵死死按住。

项燕从战车上下来,缓缓走到李信面前。他的目光落在李信身上,没有愤怒,也没有嘲讽,只有一种深深的疲惫和冷漠:“李信,你该知道,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你率秦军伐楚,杀我楚人,夺我城池,难道就没想过会有今天?”

李信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他想起了自己率军攻打楚国城池时的场景,想起了那些被秦军杀死的楚国百姓,想起了那些被烧毁的楚国房屋。是啊,战争是残酷的,可他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这场残酷战争的牺牲品。

“你以为,你能赢吗?” 李信看着项燕,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甘,“嬴政陛下会派更多的军队来,王老将军也会来,你们楚国,终究还是会被秦国灭亡!”

项燕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他抬手指向那座用尸体堆成的 “楚” 字,语气坚定地说:“我知道,秦国强大,楚国弱小。但只要楚人死不绝,就一定会跟秦国抗争到底!你看这‘楚’字,是用你们秦军的尸体堆成的,它会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忘国仇家恨!”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王老将军…… 王翦确实是个厉害的对手,但他老了,嬴政也未必真的信任他。而我们楚国,还有无数像我一样的人,愿意为了楚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说完,项燕转身回到战车上。他抬手一挥,下令道:“传令下去,‘楚’字堆好后,在周围插上楚旗。将李信等人押回寿春,听候楚王发落。另外,打扫战场,收集秦军的兵器和甲胄,补充我军军备。”

楚兵们领命而去,很快,一面面赤色的楚旗插在了 “楚” 字周围,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艳。幸存的秦军俘虏们被押着离开,他们路过那座尸山 “楚” 字时,都忍不住低下了头,不敢再看一眼。

项燕坐在战车上,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秦国很快就会卷土重来。但他并不害怕,因为他坚信,只要楚人同心协力,就一定能打败秦国,复兴楚国。

他抬手抚摸着战车辕上的 “亡秦必楚” 刻字,指尖划过冰冷的铜饰。这四个字,不仅刻在战车上,更刻在每一个楚人的心里。

【四: 车轴秘藏,匠册暗现】

夜色渐深,汝阴的风带着水泽的寒气,吹在人身上,冷得刺骨。

项燕的战车停在一片空地上,周围布满了楚兵的岗哨。亲卫们点燃了火把,火光摇曳,将战车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地上,像一头蛰伏的巨兽。

项燕坐在战车的木板上,手里拿着一个陶碗,碗里盛着些温热的粟米粥。他慢慢喝着粥,目光却落在战车的车轴上。那车轴是用坚硬的楠木制成的,表面被打磨得光滑发亮,看不出任何异常。

“将军,该歇息了。” 一个亲卫上前说道,手里拿着一件厚厚的披风,“夜里风大,小心着凉。”

项燕接过披风,搭在肩上,却没有起身。他看着车轴,沉默了片刻,对亲卫说:“把车轴上的木塞取下来。”

亲卫愣了一下,随即应道:“是。” 他从腰间取出一把小刀,小心翼翼地插进车轴一端的木塞里,轻轻一撬,木塞便掉了下来。木塞里面是空的,露出一个细小的孔洞。

项燕示意亲卫退后,然后自己伸手进孔洞里,摸索了片刻,掏出一卷用防水的帛布包裹着的东西。他将帛布展开,里面是一本薄薄的布册,上面用墨笔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火光下,布册上的字迹清晰可见 —— 那是一份名册,上面记录着数十个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跟着籍贯、年龄和技艺:

“咸阳匠工赵仲,年三十五,善铸铜,曾参与骊山陵铜车马铸造。”

“栎阳匠工孙平,年四十二,善制木,曾参与阿房宫梁柱打造。”

“雍城匠工周亮,年三十七,善冶铁,曾参与秦军弩机锻造。”

……

每一个名字,每一项技艺,都与骊山陵和秦宫的建造有关。这,正是骊山陵工匠名册的一部分。

项燕轻轻抚摸着布册上的字迹,眼神复杂。这份名册,是他花了三年时间,通过潜伏在秦国的间谍,一点点收集到的。骊山陵是嬴政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修建的陵墓,里面藏着无数的秘密和财富,而这些工匠,就是打开这些秘密的钥匙。

“将军,这份名册……” 亲卫看着布册,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他虽然不知道名册上具体写了什么,但从项燕的神情来看,这份名册一定非同小可。

项燕将布册重新用帛布包裹好,塞进车轴的孔洞里,然后把木塞塞回去,恢复原状。他看着亲卫,语气严肃地说:“这份名册,关系到楚国的生死存亡,绝不能泄露出去。你要记住,除了我,任何人都不能碰这个车轴,哪怕是你,也不行。”

亲卫郑重地点点头:“属下明白!”

项燕站起身,走到战车边,看着远处的汝阴战场。夜色里,那座用秦军尸体堆成的 “楚” 字隐约可见,像一座黑色的丰碑,矗立在水泽边上。他知道,这份名册,将会是楚国对抗秦国的重要武器。

骊山陵的工匠们掌握着秦国最顶尖的技艺,无论是铸造、冶炼还是建筑,都远超楚国。如果能将这些工匠从秦国手里抢过来,或者利用他们掌握的技艺,楚国的军事实力和生产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骊山陵里藏着嬴政的许多秘密,比如秦军的新式武器图纸、秦国的重要粮仓位置,甚至可能还有嬴政的陵墓布局。如果能通过这些工匠,获取这些秘密,楚国就有可能找到秦国的弱点,从而打败秦国。

“将军,您是想……” 亲卫似乎猜到了项燕的心思,试探着问道。

项燕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看着远方的星空,语气低沉地说:“嬴政想要用骊山陵来彰显他的威严,想要让秦国永世长存。但他没想到,他耗费心血修建的骊山陵,他视若珍宝的工匠们,终将成为他的催命符。”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李信败了,嬴政一定会派王翦来。王老将军用兵如神,我们想要打败他,光靠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智谋,需要利器,需要这些工匠们掌握的技艺。”

亲卫恍然大悟,原来将军早就开始为对抗王翦做准备了。他看着项燕,眼里充满了敬佩。

项燕转身回到战车上,对亲卫说:“传令下去,明日一早,拔营起寨,返回寿春。另外,密切关注秦国的动向,一旦发现王翦率军前来,立刻禀报。”

“是!” 亲卫领命而去。

项燕坐在战车上,重新拿起陶碗,喝了一口粟米粥。粥已经凉了,但他却感觉不到丝毫寒意。他看着车轴上的木塞,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嬴政,王翦,你们等着吧。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而这份藏在车轴里的名册,将会是压垮秦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夜色中,楚兵的营帐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和远处水泽的呜咽声,在汝阴的夜空里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