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风骨:王翦传 > 第36章 【鹰扬三川】地龙翻身:这城墙吃人吐骨!

第36章 【鹰扬三川】地龙翻身:这城墙吃人吐骨!(2 / 2)

“退!退后!引它们远离坑口!”王翦的吼声在喧嚣的杀戮场中如同定海神针。他一边指挥残存的士兵结阵且战且退,吸引机关兽的注意,一边死死盯着那仍在喷涌土石的巨大坑洞——那才是源头!他必须下去!

趁着一头机关兽被士兵用挠钩和绳索暂时绊住的间隙,王翦身形如电,几个起落便冲到了那如同巨兽之口的坑洞边缘。浓烈的土腥气和一种难以言喻的、陈腐的金属与石料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他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跃入翻腾的烟尘!

坑道深处,一片狼藉。支撑木尽数断裂,泥土和碎石还在簌簌落下。但在那崩塌的土石之后,赫然显露出一片人工开凿的、光滑平整的青黑色石壁!石壁上,一道巨大的、雕刻着繁复饕餮纹的石门,被刚才剧烈的“地龙翻身”震开了一道幽深的缝隙!那三头恐怖的青铜机关兽,显然正是从这石门之后冲出!

石门内,是深不见底的黑暗。一股阴冷、沉寂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寒气,混合着淡淡的、类似水银挥发般的金属腥气,丝丝缕缕地从门缝中逸散出来,刺激着人的鼻腔。那黑暗深处,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静静凝视着闯入者。

王翦拔出腰间的“断水”剑,剑锋在黑暗中吞吐着微弱的寒芒。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悸动,侧身挤进了那道冰冷的石门缝隙。

脚下是平整得令人心悸的巨大石砖。空气粘稠得如同凝固的油脂。王翦取出火折子点燃,微弱的光晕艰难地撕开一小片黑暗,照亮了门后的景象——这并非想象中的狭窄甬道,而是一个极其宏伟的方形前殿!

殿高数丈,由数十根合抱粗的蟠龙石柱支撑。殿顶镶嵌着早已失去光泽的黑色玉石,隐隐构成星图的模样。地面铺着巨大的黑色石板,打磨得光滑如镜,倒映着摇曳的火光,更显空旷死寂。

最令人窒息的,是大殿两侧。一排排、一列列,密密麻麻,矗立着数以千计的陶俑!这些陶俑与真人等高,身披样式古老的皮甲,手持戈、矛、剑、戟,面容模糊却透着一股肃杀之气。它们如同沉默的军队,拱卫着大殿深处。

而在陶俑军阵的前方,赫然还散落着几具破损不堪的青铜残骸——其形制,与外面那三头杀戮机器一模一样!只是这些残骸更加古老,布满了铜绿,显然早已损毁多时。

这哪里是寻常墓葬?分明是一座深埋地底、规模骇人的军阵陪葬坑!而刚刚破门而出的三头青铜机关兽,不过是这座“沉睡军营”外围的、尚能运转的最后守卫!

王翦的目光越过沉默的陶俑军阵,投向大殿最深处。那里,一座由整块黑色巨石雕琢而成的巨大棺椁,静静停放在九级石阶垒起的高台之上。棺椁造型古朴厚重,没有任何多余的纹饰,却散发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威压。

高台正前方,竖立着一块同样材质的黑色巨碑。碑上,一行古老的、笔锋凌厉如刀劈斧凿的大篆,在火光下清晰可见:

“大魏犀首,公子虔之陵!”

公子虔?!

【3】

王翦的心脏如同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这个名字,如同一道撕裂时光的惊雷!

公子虔!魏国宗室,魏惠王时期的魏国上将军,权倾朝野的“犀首”!更是当年商君(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时,于魏国境内遭遇的最大政敌!史载,公子虔曾多次遣死士入秦刺杀商君未果,更是在魏国朝堂力主联合诸侯扼杀初生的秦国变法!

商鞅车裂而死后,公子虔也因魏国内部倾轧而失势,最终郁郁而终,其墓葬所在一直成谜。谁能想到,他竟然被秘密安葬在大梁城下!这深埋地底的军阵,这凶戾的青铜机关兽,分明是他死后依旧不甘的执念,是对强秦刻骨铭心的恨意!

就在这时,一阵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咔哒……咔哒……”机括运转声,从大殿深处、那具巨大的黑色棺椁方向传来!声音不大,却如同冰冷的针,刺入王翦的耳膜!

王翦猛地抬头,握紧了断水剑。难道……

他强压心中的惊涛骇浪,目光扫过棺椁,最终落在大殿一角——那里,似乎并非陪葬品堆放处,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由青玉条石围砌的空间,像是墓主的书阁?

王翦小心翼翼地穿过沉默的陶俑军阵,走向那处青玉围砌之地。脚下冰凉的触感如同踏在寒冰之上。靠近了,才看清那并非书阁,而是一处保存相对完好的竹简存放区。大量的竹简整齐地码放在特制的石架上,虽然蒙尘,但大部分竹简捆扎的绳索尚未完全腐朽。

吸引王翦目光的,是石架中央最显眼的位置,单独摆放的一卷竹简。这卷竹简的形制与其他不同,颜色更深沉,每一片竹片都宽厚许多,边缘似乎还经过特殊处理,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

王翦伸出手,拂去竹简上的厚厚积尘。借着手中微弱的火光,他看清了竹简最外侧那枚竹片上,用朱砂书写的、凌厉如刀刻的几个大字:

《秦法十三弊》

秦法之弊?!公子虔所着?!

王翦的呼吸为之一窒!商鞅变法是秦国强盛的基石,秦法更是帝国的根本!公子虔作为商鞅的死敌,他眼中的“秦法十三弊”……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王翦小心地解开系着这卷特殊竹简的、尚未完全朽坏的黑色丝绳。竹简缓缓展开。

开篇第一行字,便如同淬毒的匕首,狠狠刺入王翦的眼底:

“弊一:法网密如凝脂,民动辄得咎,如履薄冰,惶惶不可终日,何谈生聚?”

字迹刚劲,力透竹背。每一笔都饱含着刻骨的批判和怨毒。王翦的手指微微颤抖,正要继续往下看——

“咔嚓!”

一声清脆的机括咬合声,猛地从身后传来!不是棺椁方向,而是……他刚刚进来的那道石门处!

王翦猛地回头!

只见那道被他挤开的巨大石门缝隙,此刻竟在缓缓合拢!门轴转动发出沉重艰涩的摩擦声,显然有机关被触发!同时,大殿深处那具黑色棺椁方向传来的“咔哒”机括声骤然变得急促而响亮!仿佛有什么沉睡的东西,即将彻底苏醒!

“不好!”王翦心中警铃大作!这《秦法十三弊》的竹简,恐怕本身就是陷阱的一部分!

他当机立断,一把将展开的竹简重新卷起,塞入怀中!触手冰冷坚硬,那竹片果然非同寻常!与此同时,他身形暴退,冲向那正在缓缓关闭的石门!

就在他离石门还有数丈之遥时,异变再生!

大殿两侧那数千沉默的陶俑军阵中,靠近石门方向的几十具陶俑,空洞的眼窝里,毫无征兆地亮起了两点幽绿的光芒!如同鬼火点燃!

“咯吱……咯吱……”

令人牙酸的陶土摩擦声响起!这些眼冒绿光的陶俑,竟僵硬而缓慢地转动了头颅,手中早已锈蚀的青铜戈矛,对准了冲向石门的王翦!它们关节处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似乎随时要迈步阻拦!

而更让王翦心头巨震的是,在他眼角余光扫过最近一具眼冒绿光的陶俑时,借着手中摇曳的火光,他清晰地看到——那陶俑胸口皮甲的缝隙里,支撑其“复活”的核心枢纽,赫然是一个拳头大小、由无数精密青铜齿轮咬合而成的复杂机括!那机括的造型、齿轮的排列方式,竟与他不久前在骊山皇陵地宫核心处,瞥见的墨家巨子亲手绘制的“守陵俑动力枢机图”上的核心部件,一模一样!

墨家秘传的机关术!

公子虔的墓里,怎么会有墨家最高等级的机关枢机?!

棺椁方向的机括声越来越急,如同催命的鼓点!石门的缝隙只剩下不足一尺!陶俑军阵的绿眼越来越多,冰冷的目光如同实质般锁定了王翦!

怀中的《秦法十三弊》竹简冰冷坚硬,墨家枢机的印记如同烙印般灼烫着王翦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