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里的文工队的队员们也第一时间赶了过来,与乡亲们一同迎接凯旋的将士。
他们抬出七八面大鼓,在街道边整齐列队。
随着领鼓人的手势,铿锵有力的鼓声骤然响起。
这正是李明华教给他们的《大秦战鼓与悲歌》。
“咚咚咚!咚咚咚!” 鼓声雄浑厚重,震得人热血沸腾。
鼓点停歇的间隙,二三十名文工队队员齐声高呼 “呼哈!呼哈!”
声音洪亮激昂,气势如虹。
雄壮的鼓乐、热烈的欢呼、沸腾的人群。
将欢迎的氛围推向顶峰,也让归来的战士们心头满是暖意与自豪。
《大秦战鼓与悲歌》的雄浑鼓声在凤乡镇的街巷间回荡。
特战团的战士们和镇上居民们听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这首流传千年的华夏古乐,藏着民族最深沉的文化基因。
而凤乡镇本就属于古时大秦疆域,鼓点响起的瞬间。
仿佛跨越时空的呼应,将华夏儿女骨子里的战斗血性彻底激发出来。
与大部队一同归来的两千多名新战士,更是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能加入屡战屡胜的特战团,他们本就满心欢喜。
如今亲眼见到根据地凤乡镇的热闹繁华,感受到乡亲们发自内心的热情欢迎。
街道上人潮涌动,欢呼声、鼓乐声不绝于耳。
家家户户都透着安居乐业的生机,他们心中的激动与自豪更是难以言表。
“能成为特战团的一员,真是太荣幸了!”。
新兵们纷纷在心里感慨,暗自下定决心。
今后上了战场,一定要奋勇杀敌、绝不退缩,不辜负这份信任与荣耀。
他们个个仰着头、挺起胸,眼神里满是坚定与自信,浑身散发着蓬勃的朝气。
这场胜利归来,让整个凤乡镇都沉浸在喜悦与振奋之中。
无论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满怀憧憬的新兵。
还是热情淳朴的乡亲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心中都充满了对抗日必胜的希望与信念。
李红军、高城、王大强、王逸凡4人并肩走在李明华身旁,脸上满是振奋。
李红军满是赞许的对李明华说道。
“团长,咱们文工队这首《大秦战鼓与悲歌》太绝了!听得人浑身是劲!”
高城跟着哈哈大笑,拍着大腿说道:“可不是嘛!这曲子听着就热血沸腾,够劲!”
王大强更是满脸期待:“要是下次跟小鬼子冲锋的时候。
能伴着这鼓声,咱们的战斗力绝对能翻两三倍,杀得鬼子落花流水!”
王逸凡也是大笑:“听到这音乐,搞到我都想再次回到一线部队了!”
听着4人的夸赞,李明华也朗声大笑:“那是自然!
这可是咱们华夏传承千年的战魂之音,自有磅礴力量!”
说话间,镇上的后勤战士们早已闻讯赶来,手脚麻利地忙活起来。
将各类武器装备分类清点,小心翼翼地运往仓库妥善存放。
战士们也陆续返回各自军营,卸下一身疲惫。
炊事班早就提前收到了大部队返程的通知,此刻早已备好热气腾腾的饭菜。
全体将士饱餐一顿后,便各自回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