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了编制,却不给我个少将的牌子,这算哪门子的晋升?”
想当初,他黄埔军校毕业,婉拒了国军中枢的招揽。
毅然回到晋绥军,满心都是以一身所学报效家乡、护卫一方百姓安宁的抱负。
可这些年来,他浴血沙场,大小战功立了无数。
阎长官却始终对他提防三分,事事小气抠搜,从未真正放权重用过。
如今好不容易盼来扩编,却连军衔都没晋升,这让他怎能不憋屈?
以后再遇上那些黄埔同期、成绩远不如他,却早已挂上少将军衔的同学。
他反倒要主动敬礼、喊一声 “长官好”,想想都觉得窝火!
一想到自己空挂着旅长的编制。
军衔却仍是上校,成了个不伦不类的 “上校旅长”
楚云飞就憋屈得胸口发闷,甚至生出 “不如不扩编” 的念头。
若非杨将军在回电里隐晦提点,让他找找黄埔同学的关系。
托国军那边运作一下,争取个少将军衔。
他怕是当场就要给阎长官回电,称 “自身能力有限,难当旅长之职”
方参谋见他把对阎长官的不满摆到了明面上,顿时满脸尴尬。
他一个参谋长,夹在长官和最高统帅之间,实在不好接话。
于是连忙打圆场道:“旅座不必过于介怀,军衔之事终究要上面核定。
或许长官早已暗中为您打点安排,只是没来得及告知呢?”
“哼”楚云飞抬眼扫了他一眼,那眼神锐利如刀,看得方参谋心里一突。
但他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摆摆手,沉声道:“罢了,不说这些。
我楚云飞虽非淡泊名利之辈,却也不至于为了一枚军衔耿耿于怀。
上校旅长就上校旅长,能掌兵八千,能打鬼子,护一方水土便好”
话锋一转,他看向方参谋,语气郑重起来。
“立功兄,如今咱们要扩编为三个团,满编八千人。
这三个团长的位置至关重要,你可有合适的人选举荐,或是什么看法?”
方参谋心里一凛 ——这可是实打实的 “送命问题”!
三个团长之位牵扯甚广,既要考虑军中资历,又要平衡派系关系。
一个举荐不当就可能得罪人,他有心推脱。
可方参谋刚想推脱,眼角瞥见楚云飞那锐利如鹰的眼神。
心头一紧,念头飞快一转,拱手说道。
“旅座,咱们麾下现有6个营长,却只有三个团长名额,确实需要谨慎斟酌。
这次驰援河源县,各营表现平平。
拿下白山镇不过是小仗,也看不出真章。
依属下之见,旅座不如搞一场半天的紧急行军训练。
按各营的军纪、速度、协作能力定高低。
以此选拔团长人选,这样既公平公正,大家伙也挑不出异议”
“好!这主意好!” 楚云飞眼前一亮,连连点头赞许。
“就这么办!扩编的消息先暂且压下,等明天行军训练结束,选定人选后再一并公布!”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 方参谋应声退下。
楚云飞本以为这安排周密,却没料到自己的团部并非铁板一块、密不透风。
没过多久,“358 团要扩编为旅,设三个团长职位” 的消息。
就被有心人打探到,悄悄在军中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