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战团的伙食居然这么好!他们互相低语着。
就算回家种地,遇上最好的年景也吃不上这样精细的粮食啊!
就在战士们用餐时,刘小东已经组织人手,带着粮食挨家挨户回馈村民。
毕竟部队在这村子借住了一天一夜。
乡亲们不仅腾出房舍,还送来了热水和粗粮。
让村民们震惊的是。
八路军回赠的竟是金贵的小米、雪白的面粉。
这些可都是他们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细粮!
这...这怎么使得...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捧着白面,双手直发抖。
他们当初送去的不过是些土豆、红薯之类的粗粮,哪想到八路军竟如此大方。
几个精明的村民更是暗自咋舌:就算是地主家的傻儿子,也没这么败家的啊!
乡亲们连连摆手推辞,粗糙的手掌在衣襟上局促地搓着。
同志啊,俺们给的都是些不值钱的土货,哪能收你们这么好的粮食!
就是就是!几个老汉附和着,黝黑的脸上写满诚恳。
这白面金贵着呢,该留给战士们吃吧,你们要打鬼子,多苦啊!
战士们再三劝说,乡亲们却死活不肯收下。
刘小东无奈,只得去找李明华汇报。
听完情况,李明华心头一热。
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们。
许多人一辈子都没吃过几顿细粮,如今却执意推辞。
他知道,这不是乡亲们不想要,而是想用这种方式支持部队。
盼着八路军能早日赶走鬼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但借东西不还,从来不是八路军的作风。
李明华当即让王逸凡去找村长交涉——这位凤乡镇党委书记很擅长做群众工作。
王逸凡找到村长后,开门见山地说:村长,我是王逸凡。
听说乡亲们都不肯收我们还的粮食,这可不行啊!
他拉着村长粗糙的手,语气诚恳:咱们八路军有纪律,借一斗还一斗。
再说,打鬼子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吗?
要是连口白面都吃不上,那我们这仗不是白打了?
老村长苦笑着摇头:王首长,不是我们不肯收,实在是您们给的太好了啊!
那些白花花的面粉,哪是我们这些庄稼汉配吃的?
这不是糟践好东西吗?
老村长,咱们都姓王,您就叫我小王吧
王逸凡亲热地搀住老人的胳膊。
看您孙儿跟我差不多大,我叫您一声村长爷爷可好?
他语气真挚地说:这些粮食都是我们打鬼子缴获的。
您要是不收,我们心里过意不去啊。
咱们军民一家亲,得同甘共苦才是!
村长被这番话说得心头一热,犹豫道:小王啊,我孙儿怕是比你还大些...
要不这样,你们随便给点棒子面就行,这白面大米实在太金贵了...
村长爷爷,王逸凡故作苦恼地摊手。
我们这次带的只有小米、白面,哪有棒子面啊!
您要是不收,我这回去非得挨处分不可
他压低声音,推心置腹地说。
咱们八路军最讲究纪律,要是吃了乡亲们的粮食不还。
那跟晋绥军、国军那些队伍还有什么区别?
这番话既捧了八路军,又暗踩了其他部队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