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302章 弦音感知

第302章 弦音感知(2 / 2)

“可能不止。”林夕分析道,“羊羽的‘弦音感知’理论提示我们,灵能背后是根源规则。这种微弱的探针,或许不仅仅是在探测能量强度,更可能是在尝试解析我们防御体系的‘规则频率’、‘响应模式’,寻找其中的规律和……潜在的薄弱环节。就像用极轻的手指敲击墙壁,通过回声来判断内部结构。”

张局长的眼神变得锐利:“如果让他们成功建立起我们防御体系的‘规则模型’,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必须找出这些探针的源头,或者至少,干扰它们的探测。”

基地内部的反渗透和网络安全等级被再次提升至最高。一支由情报部门、电子战专家和灵能技术员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秘密成立,代号“清道夫”,由林夕直接协调指挥,开始在基地内部进行拉网式排查,寻找任何可能存在的物理或能量层面的间谍装置,同时监控所有对外及对内的数据链接,寻找异常信号。

然而,几天过去,“清道夫”小组一无所获。没有发现任何未经授权的设备,没有捕捉到任何可疑的对外通讯信号。那些微弱的灵能凹陷,仿佛真的是凭空产生,又凭空消失。

压力在无形中积聚。敌人如同隐藏在深水下的幽灵,你知道它存在,却看不到,抓不着。

这天深夜,林夕仍在办公室处理文件。终端上闪烁的一条信息引起了她的注意——是后勤部门提交的关于近期基地非核心区域低价值耗材异常损耗的报告。损耗量非常微小,分散在不同种类的物品上,包括一些普通的能量电池、老旧型号的传感器芯片、甚至是一些用于日常维护的金属材料和绝缘化合物。单独看每一项都微不足道,符合正常损耗范围,但汇总起来,其种类和微小的总量,却透着一丝不寻常的刻意。

“是在……收集材料?”林夕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这些物品本身不具备高价值或机密性,但如果有人想利用基地内部的资源,就地取材制造点什么……比如,一种能够发射那种微弱灵能探针的、极其隐蔽的一次性装置?

她立刻联系了“清道夫”小组的负责人,要求他们调整排查重点,不再仅仅盯着高精尖设备和通讯节点,而是将注意力扩展到所有区域的物资流动、废弃物品处理,甚至是通风管道、电缆井等不起眼的角落,寻找可能存在的、利用废旧材料拼凑成的微型装置。

指令下达后,林夕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阵疲惫。这场战争,在正面冲突尚未爆发之前,已然在情报、技术和心理的层面激烈展开。

她走到窗边,虽然是地下基地,但模拟窗外是仿真的星空夜景,望着那虚假的繁星,心中思绪翻腾。镜像之敌,技术同源,规则对立……羊羽感知到的“弦音”,基地内部幽灵般的探针,还有那隐藏在幕后的黑袍身影……这一切,似乎都指向一个更加深远和可怕的真相。

“盘古之心”并非唯一的钥匙。秩序的对面,早已矗立着混沌的阴影。这场斗争,或许从某个久远到无法追忆的时代起,就已经注定。

就在她凝神思索时,个人终端发出了一声极轻微的、特定频率的震动。这是她设置的、仅针对那种异常灵能波动的最高优先级警报。

林夕迅速回到桌前,调出监控界面。只见代表基地核心能源分配区的一个节点上,再次闪过了一次微弱的灰色凹陷。但这一次,与之前不同的是,在波动消失前的瞬间,监测算法捕捉到了一丝极其短暂、频率奇特的能量残留信号——那不属于基地任何已知的设备或灵能体系!

“抓到你的尾巴了……”林夕眼中寒光一闪,立刻接通了“清道夫”小组和安保部门的通讯,“目标区域,核心能源b区,第七分配节点附近!立即进行物理封锁和详细搜查!注意寻找非标准制式的、可能由废旧材料拼装的微型装置!”

命令下达,整个基地的相应区域立刻进入警戒状态。然而,当行动小组赶到指定位置时,除了正常的管道和设备,一无所获。那丝残留信号也彻底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

林夕没有感到意外。对手显然极其谨慎和狡猾,投放的探针装置很可能具有自毁或分解功能。

但她知道,这第一次捕捉到异常残留信号,是一个重要的进展。它证明了探针确实存在,并非仪器误差。同时也暴露了对手的一个可能的行为模式——他们倾向于利用基地自身的资源和环境来隐藏其活动。

敌暗我明的态势尚未扭转,但第一层迷雾,已经被拨开了一丝缝隙。

接下来的重点,除了继续追查探针,就是全力支持羊羽和“溯源小组”的研究,尽快将“弦音感知”和“对称破缺”理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防御与反击手段。

在基地内部紧锣密鼓地应对无形威胁的同时,远在数千公里外的晦暗空间中,黑袍身影面前的风域湖基地模型上,又多出了几个细微的灰色标记点。这些标记点勾勒出了基地核心防御圈的大致轮廓和几个关键节点的“规则响应特征”。

多面体上一个新的符文微微闪烁,传递出信息流。

“哦?开始注意到微观层面的物资流动了么……反应速度比预期略快。”黑袍身影的意识流中带着一丝赞许,但更多的是冰冷的算计,“无妨,‘探针’的使命已经基本完成。基础规则模型已建立初步框架。”

他抬起手,指尖在基地模型的几个关键节点上虚点。

“下一步,该测试一下,‘秩序’在面对内部滋生的、源于自身规则的‘悖论’时,会如何应对了。”

“种子,该发芽了。”

他的身影在晦暗空间中缓缓扭曲,最终如同融入阴影般消失不见,只留下那旋转的多面体和上面越来越亮的诡异符文,以及那座标记逐渐清晰的风域湖基地模型,在寂静中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基地地下的某条维修通道内,一只利用废弃电池和传感器零件拼凑而成的、如同蜘蛛般的微小装置,在完成了最后一次信号发射后,悄然化作了一缕青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在它曾经附着过的电缆线槽深处,一点微不可察的、与基地自身灵能频率几乎完全一致的异常波动,如同投入静水中的一颗墨滴,开始极其缓慢地扩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