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254章 抉择与决绝

第254章 抉择与决绝(2 / 2)

“好!”羊羽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磐石’,你负责监控通道,确保‘剧本’准确送达,并密切观察对方的反应。安全部门,配合内部的情境营造。记住,这是信息战,无声,却至关重要。”

代号“饵雷”的行动,悄然启动。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夕带领几个绝对可靠的核心成员,加班加点伪造了一整套看似详尽无比的“燧石”项目困境报告。报告中,“巧妙”地引入了一种虚构的、在极端能量场下会自发晶格畸变的材料缺陷,将稳定运行时间“限制”在了一百五十秒左右,并“预测”至少需要六个月才能找到解决方案。同时,报告还“抱怨”了由于“星脑”项目优先级提升,导致部分高精度传感器和计算资源被占用,影响了“燧石”的调试进度。

这些经过精心炮制的数据,被“磐石”通过那条被监控的隐秘通道,一点点地、看似无意地“泄露”了出去。

基地内部,也配合着上演了一些戏码。林夕在几次非核心的跨部门协调会上,表现出适当的“焦虑”和“压力”;物资调度部门,也“恰好”延迟了一批用于“燧石”外围测试的非关键部件的交付。

一切都进行得悄无声息,如同在深海之下布设的陷阱。

与此同时,“燧石”真实的淬火进程,在最高等级的保密和防护下,加速推进。“龙门架”安装调试完毕,与“龙腾环宇”主干的物理连接已经完成,最后一次全系统预演检查即将开始。

而“星脑”这边,羊羽带领团队,在与伦理、法律和军事专家的激烈碰撞中,初步完成了“交战规则手册”1.0版本的编写。这本厚达数百页的“手册”,被转化为极其复杂的条件逻辑语句,注入到“星脑”的核心决策模块中。它像一套为强大野兽量身定做的枷锁和指引,既赋予其力量,又严格限制其行为边界。

“星脑”开始在模拟环境中,基于这套新规则,进行高强度的压力测试。屏幕上,代表潜在威胁的光点以各种刁钻的方式出现、逼近,而“星脑”则根据预设的规则,快速生成着从“监视”、“警告”、“威慑”到“有限反击”的一系列应对方案,并附上详细的概率分析和规则引用。

“规则注入完成。启动‘边界测试-极端场景7号’。”羊羽下令。

模拟场景中,一颗被标识为“高威胁”的敌方卫星,突然释放出多个小型伴飞器,同时其自身雷达锁定了一颗“龙御”关键通信卫星,并模拟了攻击性雷达照射信号。按照旧有逻辑,“星脑”可能会直接建议启动防御性拦截。但在新规则下,它首先分析了伴飞器的特征,判定为非直接攻击武器,评估了被锁定卫星的机动规避能力和硬防御措施,并结合历史数据中该敌方卫星的“挑衅性行为”模式,最终生成的建议是:优先指令被锁定卫星进行紧急规避机动,同时调度附近两颗卫星对敌方主卫星进行高功率定向电磁干扰,并对其伴飞器进行密切监视和激光警告照射。

整个过程在秒级内完成,应对方案精准、克制,且完全符合“手册”中关于“应对复合式挑衅”的条款。

控制室内,不少专家暗暗点头。这套规则体系,初步展现出了其价值。

几天后,“磐石”那里传来了关键消息。

通过监控那条隐秘通道以及一些外围的情报印证,他们发现,“暗影蜘蛛”对“饵雷”计划投放的虚假信息表现出了明显的“兴趣”。流向可疑Ip地址的相关数据查询请求增加了,而且,通过其他情报渠道反馈,某些与“暗影蜘蛛”关联的智库和分析机构,近期发布了几份内部评估报告,调低了对中国“战略级能量投射武器”近期成熟度的预期,并认为其内部资源竞争可能导致项目延迟。

“鱼,似乎咬钩了。” “磐石”向羊羽和林夕汇报时,语气中带着一丝如释重负。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意味着他们可能为“燧石”的真实测试赢得了一段宝贵的、不被重点关照的“窗口期”。

然而,就在“燧石”全系统集成测试进入最后倒计时二十四小时的关键时刻,一个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让所有人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基地外围的山区,一场因夏季雷暴引发的、几十年不遇的特大山洪,冲毁了一段通往基地的备用高压输电线路和一条重要的光纤通信干线。虽然主供电和通信线路无恙,但这场天灾,无疑给即将到来的高风险测试,蒙上了一层阴影。

更棘手的是,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四十八小时内,基地上空还将有强对流天气过程,可能伴随强烈的电磁干扰。

“测试是否延期?”基地最高指挥官亲自召见了林夕和羊羽,征求他们的意见。

指挥室内气氛凝重。延期,意味着好不容易营造出的“窗口期”可能浪费,基地持续高速运转的节奏可能被打乱,士气也可能受到影响。不延期,则要冒着在极端天气下进行超高精度能量操控的巨大风险,任何一点来自外界的电磁干扰或电压波动,都可能被“龙门架”放大,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夕身上。

林夕闭上眼,脑海中飞速闪过无数的数据、模型、以及“燧石-III型”在测试中稳定燃烧的能量流图谱。她评估着系统自身的抗干扰冗余,评估着应急方案的可靠性,也评估着团队成员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几秒钟后,她睁开眼,看向指挥官,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按原计划进行。”

她顿了顿,补充道:“‘燧石’的意义,在于应对最极端的战略环境。如果连一场雷雨都无法应对,我们锻造出的,也不过是温室里的花朵。真正的淬火,本就该在风雨中进行。”

羊羽看着林夕,从她眼中看到了与自己同样的决绝。他也转向指挥官:“‘星脑’已就位,我们将启动最高级别的电磁防护和应急通信预案,确保测试期间的数据链安全和指挥畅通。我们会为‘燧石’,撑起一把最强的‘信息伞’。”

指挥官凝视着眼前这两位年轻的负责人,从他们身上,他看到了这个国家尖端科技领域最宝贵的品质——无畏的勇气、极致的理性,以及承担巨大责任的肩膀。

“好!”指挥官重重一拍桌子,“那就按原计划进行!各部门进入最高战备状态,保障‘铸剑’行动最终阶段!让我们看看,这场风雨,究竟是为谁而来!”

命令下达,风域湖基地这座庞大的科研机器,发出了最后冲刺前的低沉轰鸣。群山沉默,乌云在天际汇聚,仿佛在等待着那注定要撕裂黑暗的、第一道淬火的雷霆。

剑,已悬于炉上,只待那最终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