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号”劈波斩浪,航向坚定地指向家园。船尾后方,无人岛与它所守护的KL海沟渐渐融入海平线的氤氲之中。然而,那道无形的能量链接与沉甸甸的责任,却如系在船锚上的巨缆,牢牢牵引着船上每一个人的心神。
暂时的威胁虽已解除,后方也给予了全力支持,但羊羽心中没有丝毫松懈。在命令下达、各部门高效运转准备返航的间隙,他飞速复盘整个探索过程,一个关键细节在脑海中不断放大——他们对深渊核心本体的了解,仍然过于依赖能量感知和远程扫描。那承载并储存近乎天文数字能量的材质本身,才是解锁所有技术的物理基石。
“琼斯博士。”羊羽转向正小心翼翼处理密码箱的科学家,语气果断,“在彻底断开与核心的主动连接前,我们还有最后一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
琼斯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被领悟取代:“您是指……对核心结构,尤其是能量存储单元的物质构成,进行更深入的探测?”
“没错。”羊羽走到主控台前,调出“深潜者号”此前传回的深渊核心扫描数据。那宏伟的暗色金属棱柱与内部流淌的暗紫色能量流令人震撼,但关于其材质成分的分析,却因能量场的强烈干扰而模糊不清。“能量引导与控制是关键,但承载这能量的‘容器’,其价值或许不亚于控制技术本身。我们需要最清晰的高清结构扫描,如果可能,尝试进行微观层面的远程材质采样分析。”
琼斯立刻领会了羊羽的战略远见。掌握控制方法如同拿到了威力无穷武器的开关,但若不能理解其制造材料与工艺,便永远无法复制、改进乃至超越。他迅速将密码箱重新接入控制台的专用接口:“利用‘钥匙’的权限,在核心能量场处于相对稳定输出状态时,应该可以短暂压制其表层的能量干扰屏障,为高精度扫描创造窗口。至于采样……‘深潜者号’是否具备非接触式微观粒子捕获或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远程分析能力?”
“有备用的微型LIbS探头和粒子收集器,原本用于极端环境下的矿物分析,精度足以进行初步元素鉴定。”林夕立刻接话,她已调出“深潜者号”的装备清单,“但这需要‘深潜者号’再次接近核心,并在极近距离操作,风险很高。”
“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羊羽决断道,“琼斯博士,你负责协调能量场稳定,为扫描和采样创造最佳条件。林夕,你指挥‘深潜者号’操作团队,执行最终探测任务。小满带队上岛,利用岛上的接收装置配合采样。这是我们离开前,能为后续研究留下的最宝贵的‘实物’依据。”
命令下达,控制室内刚刚稍有缓和的气氛再次紧绷。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次在刀尖上跳舞的精密操作。
“深潜者号”再次被缓缓释放入水,朝着那片深邃的幽蓝下潜。这一次,它的使命更加艰巨而具体。与此同时,陆小满率领的专家组和技术人员也乘小艇奔赴岛屿。
在琼斯的精确操控下,黑色密码箱内的晶体板发出柔和而稳定的光芒,一道无形指令沿能量网络传至深渊。KL海沟深处,那巨大的“深渊核心”表面澎湃的能量光晕微微内敛,形成一层相对薄弱的“静默区”。岛上的接收装置也同步进入静默配合状态。
“能量干扰已降至最低水平,窗口期预计只有十分钟!”“深潜者号”舱内,驾驶员紧握操纵杆,汇报着来自上方的指令。
潜水器小心翼翼靠近那巨大的暗色金属结构,如同飞蛾靠近沉默的恒星。高清扫描阵列全开,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捕捉棱柱表面的每一处细微纹路、接缝和能量流动的痕迹。一只机械臂缓缓伸出,顶端的微型LIbS探头对准能量反应相对平缓的区域。
“LIbS采样准备……发射!”
一道微弱的激光脉冲精准打在核心表面,激发出一小团等离子体。光谱仪瞬间捕获了这转瞬即逝的光信号,将其转化为元素成分数据。
“粒子收集器启动!”另一只机械臂上的微型吸附装置开启,试图捕获因激光作用或自然剥落的极微量表面颗粒。
整个过程紧张有序,每一秒都弥足珍贵。控制室内,众人屏息凝神,注视着传回的高清图像与数据流。那暗色金属的表面在超高分辨率下,呈现出一种极其致密、仿佛天然结晶又带有精密加工痕迹的复杂结构,绝非任何已知金属或合金。
“扫描完成!数据完整性99.8%!”
“LIbS初步分析结果:检测到多种未知元素光谱特征!结构与现有元素周期表无法完全对应!”
“粒子收集器捕获到少量纳米级颗粒,已密封保存!”
岛上,陆小满团队也利用专用采样工具,顺利完成任务并安全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