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216章 林夕发表科考论文

第216章 林夕发表科考论文(1 / 2)

风域湖的夜,静谧而深邃。湖畔的灯光倒映在如镜的水面上,被晚风揉碎成一片摇曳的金辉。白日的惊心动魄,深海中那场无声却酷烈的光之猎杀,仿佛被这温柔的夜色隔绝在了另一个世界。

林夕和琼斯博士沿着湖边漫步,两人都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对于琼斯而言,这种脚踏坚实大地、感受自然微风的感觉,几乎带有一种救赎般的治愈力。他贪婪地呼吸着带着水气和草木清香的空气,试图用此刻的真实冲刷掉记忆中那些深海的疯狂与扭曲。

“这里的科研氛围,很不一样。”琼斯打破了沉默,声音有些感慨,“在‘导师’的体系中,一切研究都指向最终极的‘应用’,或者说……毁灭。目的性压倒了一切,包括对生命本身的无视与粗暴。”

林夕微微颔首,目光望向远处研究所的灯火:“风域湖的理念,是探索未知,理解规律,最终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激光技术可以成为守护的盾与精准的剑,而非无差别的屠刀。科学本身没有善恶,但执掌科学的人必须有。”

“我明白。”琼斯低下头,看着自己的双手,这双手曾参与设计了那些可怕的生物兵器,“我曾沉浸在技术突破带来的狂热中,忽略了其后的伦理深渊。直到看见那些变异体在激光下化为飞灰,我才更清晰地认识到,脱离控制的‘造物’究竟意味着什么。那不是进化,是畸变;不是净化,是灾难。”

“认识到这一点,就是新起点的开始。”林夕的语气温和却坚定,“你的知识和经验,尤其是对‘导师’技术路线的深入了解,对我们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彻底解析‘鲸落之门’和生物种子的奥秘,才能确保类似威胁永不重现,甚至…从中找到对生命科学有益的知识。”

琼斯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属于科学家的光芒:“我会尽我所能。密码箱内的数据虽然大部分已上传销毁,但关键的技术框架和生物编码逻辑我还记得。特别是关于‘源初之密’……导师曾多次在极度兴奋或恍惚状态下提及这个词,它似乎与KL海沟深处,巨鲸墓床之下的某种特殊地质构造或能量场有关,那是他所有理论的‘灵感源泉’和能量基础。”

林夕神色一凝:“源初之密……这或许是揭开所有谜题的关键。我们需要更先进的深海探测技术,或许需要重新改装‘探索一号’,或者建造新的深潜器。”

“是的,”琼斯赞同道,“而且必须万分小心。导师对其的崇拜近乎宗教狂热,那地方绝非寻常。”

两人又交谈了片刻,主要是关于接下来数据分析的初步方向。随后,林夕安排人员送略显疲惫的琼斯回安排好的住所休息,自己则返回了指挥中心。

虽然大规模威胁已解除,但指挥中心依旧灯火通明,只是气氛不再如临大敌,转而充满了高效、有序的忙碌。周局长和羊羽正在听取孙教授的初步评估报告。

“……b7海域水质监测显示,除短期内水温有微幅升高外,未检测到放射性物质或重金属污染。激光清理确实非常‘干净’。”孙教授语带赞许,“零星残留的生物碎片,其生物活性正在快速衰减,预计在四十八小时内将完全惰性化,不再具备任何增殖或感染可能。”

“很好。”周局长点头,“‘炎黄之光’号和‘玄武’编队的补给和休整安排如何?”

羊羽接话:“均已安排妥当。编队将在指定军港进行休整和归建,并对激光武器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保养。此次实战检验,积累了极其宝贵的数据。”

“后续监测不能放松。”周局长强调,“KL海沟地质结构复杂,‘鲸落之门’虽然被毁,但其长期影响,以及那个‘源初之密’,都需要持续观察。所有数据,安全等级维持最高。”

“明白。”羊羽和孙教授同时应道。

这时,周局长看到了走进来的林夕,脸上露出笑容:“林博士,辛苦了。陪琼斯博士走了一圈,感觉如何?”

“他情绪稳定,合作意愿很强,并且提供了关于‘源初之密’的重要线索。”林夕简要汇报了刚才的谈话要点。

周局长沉吟道:“源初之密……看来,KL海沟的秘密比我们想象的更深。这件事急不得,需要从长计议,做好万全准备。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消化此次事件的成果,巩固防御,并……”他看向林夕,“将那些可以公开的科学发现,转化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林夕知道局长指的是她那篇正在构思的论文。“我会尽快完成初稿。”

“嗯,”周局长点头,“要注意保密界限。论文的方向可以集中在深海生态新发现、未知生物现象推测以及非特定新型海洋灾害的预警与应对机制上。具体的武器参数、‘鲸落之门’细节、我军装备性能等,必须严格规避。”

“请放心,我明白。”林夕对此早有规划。她的论文将是一枚投入国际学术界的重磅炸弹,但绝不会触及任何国家机密。它将引发对深海探索和生态保护的新一轮热潮,并在更高的层面上,确立华夏在此领域的学术话语权和道德领导力。

接下来的几天,风域湖研究所陷入了另一种形式的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