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203章 残骸中的密码

第203章 残骸中的密码(2 / 2)

“……阶梯……未完成的阶梯……”

“……它们……在看……”

“……深蓝……万岁……”

这些词语断断续续,模糊不清,却让外面的专家们屏住了呼吸。

“深蓝?”情报分析官立刻记录,“这是一个新关键词!可能指代其组织,或者某个计划,甚至……某个地点或存在?”

“阶梯?未完成的阶梯?”心理专家皱眉,“这听起来不像是一个具体的武器项目,更像是一种……哲学概念或者终极目标?”

就在这时,“导师”的脑波突然变得剧烈起伏,仿佛在潜意识中遭遇了极大的冲击或恐惧。语音转换器里传出几个更加清晰、却令人毛骨悚然的词语:

“……光……黑色的光……”

“……门……不能打开……”

“……沉默的……合唱……”

随即,脑波再次陷入一片混沌的剧烈波动,医疗舱的监护警报响起,显示他的生命体征出现不稳定波动。

“停止干预!他的潜意识防御机制被强烈触发,再继续可能危及生命!”神经科学家立刻下令。

第一次尝试被迫中止。获取的信息虽破碎,却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新方向:“深蓝”、“阶梯”、“黑色的光”、“门”、“沉默的合唱”……这些充满隐喻和不确定性的词汇,为情报分析打开了新的思路,也带来了更深的迷雾和寒意。

风域湖,“鸿蒙”核心机房。

巨大的算力被投入到对那段毁灭瞬间捕获的异常数据包的破译中。数据包的加密方式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生物密码,其核心算法似乎与那生物软片的“本能编码”同源,但复杂程度更高。

破译过程异常艰难,多次陷入僵局。

直到一位程序员尝试将“导师”昏迷中呓语出的那几个关键词——“深蓝”、“阶梯”、“光”——作为种子密钥输入辅助算法进行碰撞测算时,僵局被打破了。

“有进展!数据包外层加密正在剥离!”林夕的声音带着兴奋。

屏幕上,进度条缓慢但坚定地向前推进。最终,一段经过高度压缩和加密的信息被解析出来。

它不是技术图纸,不是攻击指令,也不是组织名单。

信息被展开,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无数个不断变化、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数学符号、物理模型和能量结构式,它们交织流动,构成一个不断自我构建又拆解的三维模型。模型的中央,是一个类似奇异点的结构,周围环绕着难以理解的维度折叠示意和能量流转路径。

“这是……什么?”钱卫东院士瞪大了眼睛,作为顶尖物理学家,他也只能勉强认出其中一小部分符号属于高度理论化的前沿物理领域,更多的结构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鸿蒙”的声音响起,带着罕见的计算延迟和不确定性:“解析模型……模型指向一种理论上的超时空能量效应。其核心算法与‘海渊’平台能量传输技术部分同源,但复杂度和目标维度高出数个数量级。初步模拟显示,该模型试图描述一种……稳定并扩大微观尺度上的时空裂缝,或者说……构建一个能量态的‘通道’或‘门户’。”

“门户?”羊羽感到一股寒意掠过脊背,“通向哪里?”

“数据不完整,且理论过于超前,无法确定终点坐标。”“鸿蒙”回答,“模型名称为……‘深渊阶梯’。”

深渊阶梯!

与“导师”潜意识中呓语的“阶梯”吻合!

林夕猛地想起另一个关键词:“‘沉默的合唱’?这又指的是什么?是这个‘阶梯’的某个部分?还是另一种东西?”

没有任何直接答案。

但所有人都意识到,“海渊”平台的攻击,或许并非“导师”的终极目标。那个轨道平台在最后关头试图传递回来的,可能是远比一次毁灭性打击更重要的东西——一个通往未知、充满危险诱惑的“阶梯”的蓝图碎片。

“导师”想要净化的或许不仅仅是现有的能源格局,他可能想打开一扇……根本不该被打开的门。

风域湖的危机暂时解除,南海的威胁也被粉碎。但从残骸和俘虏身上剥离出的密码,却指向了更深处、更黑暗的谜团。

“深蓝”是什么?

“深渊阶梯”究竟要通往何方?

“沉默的合唱”又意味着什么?

旧的战场尚未打扫干净,新的、更加无形的战线已然悄然浮现。羊羽看着屏幕上那不断变幻、令人不安的模型,知道他们接下来的战斗,将不再仅仅是科技与火力的对抗,更可能是一场触及物理规则和宇宙深层面纱的未知探险。

“通知所有相关部门和顶尖理论科学家,”羊羽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们需要召开一次最高保密等级的跨领域会议。我们的敌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