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108章 百里画廊传来喜讯

第108章 百里画廊传来喜讯(1 / 2)

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洒落在落雁河蜿蜒的水面上,泛起粼粼金光。羊羽站在木质观景平台上,深吸一口带着荷花清香的空气,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心中涌起难以言表的成就感。

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滩涂湿地,杂草丛生,河道淤塞。如今,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0里荷花竞相绽放,碧绿的荷叶铺满水面,粉白相间的花朵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仙境。

羊总,专家组的车已经到了景区门口。黎芳快步走来,她今天特意穿了件淡青色的职业套装,胸前别着百里画廊的工作牌,干练中透着几分紧张。

羊羽点点头,转向身旁的林夕:走吧,一起去迎接他们。

林夕今天穿了一身简约的米色亚麻套装,手腕上戴着串白鹰送来的西玛,整个人散发着宁静的气质。她轻轻握住羊羽的手:三年努力,就看今天了。

景区入口处,五辆黑色商务车缓缓停下。车门打开,十余名评审专家陆续下车。为首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是国内生态旅游领域的权威专家郑国栋教授。

郑教授,欢迎您和各位专家莅临百里画廊生态产业园指导工作。羊羽上前两步,热情地伸出手。

郑教授握住羊羽的手,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眼前的景象吸引:这...这就是三年前的那片荒滩?

放眼望去,曾经贫瘠的河岸如今绿树成荫,桑林连绵。木质栈道如丝带般沿着河岸蜿蜒,串联起数个观景平台和造型别致的观鸟塔。远处,一片片温室大棚在阳光下闪着银光,更远处则是郁郁葱葱的山林。

是的,郑教授。林夕微笑着解释,我们保留了湿地原有的生态功能,同时进行了科学的修复和改造。现在这里不仅是旅游景区,更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专家组在羊羽、林夕和黎芳的陪同下,开始了细致的考察。第一站是落雁河的主河道区域。

我们采用了阶梯式拦坝系统,羊羽指着河面上几处造型优美的拦水坝介绍,既保证了河水的自然流动,又形成了不同水深区域,适合各类水生生物栖息。

清澈的河水中,成群的小鱼游弋,偶尔还能看到几只河蟹在石头间爬行。河岸两侧,宽达一公里的缓冲带上种满了桑树,树下是各种中药材。

那是...黄连?一位戴着眼镜的女专家蹲下身,惊讶地指着树下一片翠绿的植物。

没错,还有重楼、白及、天麻等二十多种中药材。林夕自豪地说,林下种植不仅充分利用了空间,还能保持水土,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立体生态系统。

郑教授蹲下身,轻轻拨开一层落叶,露出闻,眼中闪过惊讶:这土壤有机质含量很高啊!三年前这里还是贫瘠的沙质土,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羊羽和林夕相视一笑。我们引入了先进的微生物改良技术,羊羽解释道,同时大量使用周边养殖场的有机肥,配合植物修复,逐步改善了土壤结构。

考察继续深入。专家组来到了桑文化博览园,这里展示了从蚕卵到丝绸成品的全过程。几名身着传统服饰的工作人员正在演示古老的缫丝技艺,细如发丝的蚕丝在她们手中神奇地变成光滑的丝线。

我们复原了七种濒临失传的蚕丝工艺,林夕轻声介绍,同时开发了桑叶茶、桑葚干、桑葚酒等一系列衍生产品,带动周边2000多户农民增收。

郑教授的目光被墙上的一组数据吸引:去年园区综合收入达到3.2亿元?这还不包括带动周边农户的收入?

是的,黎芳接过话茬,我们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户既可以获得土地流转费用,又能参与园区工作或提供农产品,平均每户年增收超过2万元。

走出博览园,众人沿着木质栈道前行。栈道设计巧妙,时而穿行于荷花丛中,时而蜿蜒于桑林之下,既保护了湿地生态,又为游客提供了绝佳的观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