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87章 获批两个国家级称号

第87章 获批两个国家级称号(1 / 2)

初春的晨雾还未散尽,羊羽和林夕并肩站在蜀锦文化产业园中央观景台的最高处。薄雾如纱,笼罩着这片他们倾注了三年心血的产业王国。远处的蜀锦博物馆穹顶在朝阳下泛着淡淡的金光,近处的风情街上,工人们正在做开业前的最后准备。

记得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浅丘荒地。羊羽深吸一口气,空气中飘散着新栽绿植的清香。

林夕的指尖轻轻划过观景台的玻璃围栏,留下一道清晰的痕迹:哥,第一铲土是我们三个一起挖的。她转头看向身旁的羊羽,。

产业园的全貌在晨光中逐渐清晰——蜀锦文化艺术学院的仿古建筑群、博物馆的现代流线型设计、传承工坊的青砖灰瓦、风情街的川西民居风格,还有远处几栋现代化厂房的玻璃幕墙,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奇妙地融合。

卓玛说今天评审组十点到。林夕看了眼腕表,表面反射的阳光在她脸上投下一道跳跃的光斑,各部门已经准备就绪了。

羊羽点点头,目光落在园区正门处。那里,工人们正在悬挂热烈欢迎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评审专家组莅临指导的横幅。红色的绸布在风中轻轻摆动,像一匹上好的蜀锦。

蜀锦博物馆内,卓玛正带着人做最后一遍检查。她身着藏青色改良旗袍,胸前别着蜀锦纹样的胸针,发髻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作为蜀锦文化艺术学院院长兼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今天评审的重要性。

展柜玻璃再擦一遍,不能有一个指纹。她对身边的保洁组长说道,手指轻轻抚过展示唐代蜀锦残片的恒温展柜,特别是这些珍贵文物,要确保观众看得清清楚楚。

转过宋代蜀锦展区,卓玛停下脚步。墙上的多媒体屏幕正在循环播放蜀锦织造工艺的动画演示。她蹙眉:画面切换太快了,放慢0.5秒。评审专家里可能有年纪大的,要给他们足够时间看清楚细节。

卓院长,互动体验区已经调试好了。技术部的小张跑过来报告,我们新增了儿童版的织锦游戏,要试试吗?

卓玛快步走向互动区,手指在触摸屏上轻点。屏幕上立即出现一台虚拟织机,随着她的操作,五彩丝线渐渐形成一朵芙蓉花的图案。反应速度不错,但配色要再调整,太鲜艳了不像传统蜀锦。她转头吩咐,把昨天羊总设计的那套锦官城色系导入系统。

手机震动起来,是林夕发来的消息:专家组提前半小时到,已到西门。卓玛心头一紧,迅速环顾四周,确保每个岗位都有工作人员在岗。她最后整理了一下衣领,快步向西门走去。

评审专家组一行七人,由文化和旅游部的司长带队,刚下车就被西门口的迎宾表演吸引了。八位身着蜀锦华服的少女正在表演传统迎宾舞,她们手中的织梭随着音乐节奏上下翻飞,形成一道流动的锦缎。

这是我们根据汉代画像砖复原的织女迎宾舞卓玛上前介绍,声音清亮而不失沉稳,蜀锦不仅是商品,更是活态文化。我们希望通过每一个细节,让游客感受到这种文化传承。

为首的陈司长六十出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他微微颔首:创意不错,但5A评审更看重的是服务细节和基础设施。他锐利的目光扫过门口的导览图,残疾人通道标识不够明显。

羊羽不知何时已站在卓玛身侧,他立即回应:您说得对,我们马上调整。园区内所有无障碍设施都有语音导航,轮椅可以在任何点位预约,三分钟内送达。他示意工作人员立即更换更醒目的标识。

评审组走进园区,林夕已准备好电动观光车:各位老师请上车,我们先参观整体布局,再重点考察几个核心项目。

观光车沿着主干道缓缓行驶,道路两侧是盛放的海棠花。羊羽亲自担任解说:产业园占地亩,分为产、学、研、游四大板块。左手边是蜀锦研发中心,右手边是文化艺术学院...

车行至博物馆前,专家组被入口处巨大的蜀锦作品震撼了。那是一幅长20米、高5米的《蜀山春晓图》,上万种丝线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妙的光泽。

这是由我们36位传承人耗时一年完成的。林夕介绍道,所有染料都采用古法植物染色,即使暴晒百年也不会褪色。

评审组的李教授凑近观察织纹,突然问道:经纬密度是多少?用了多少种色线?

羊羽从容应答:经密138根\/厘米,纬密72根\/厘米,共使用了1768种色线。我们保留了传统花楼织机的工艺,但在材料上做了创新,加入了纳米防污涂层。他取出放大镜递给李教授,您可以看到,图案边缘的过渡比传统工艺更加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