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结仇孔府(2 / 2)

众人一路往济南府赶,这些粮食精心挑选后会被当成种子,陆陆续续分发到各个卫所。

天启八年平安落地,天启九年新开一页。

信王府,朱由检正在读书,老师是万历年间的进士,东林出身。身为臣弟,他反感阉党的行为,天然亲近所谓的清流。不过哥哥朱由校募捐粮饷的时候,他当时尚未出阁,但却主动拿出大婚的钱支持天启。

此举深受士大夫们赞扬,纷纷上书请凑封赏信王。

天启收到陆羽的密奏以及十万两银票,连日来愁苦的脸,总算露出一丝笑意。实在是手里没有钱,就连内库的钱都被他拿出去救济,新年到来,作为一国之君,穷的叮当响,谁敢相信。

没几日,锦衣卫的消息也一并传到京师,朱由校看着上面的内容,最后的一丝担心也消去,甚至还有些担心自己选中的人才。一个敢和孔府掰手腕的读书人,这是自绝后路,注定未来多磨难。

扭头和一旁的皇子说道:“皇儿以后好好跟着先生学,朕给你找了一个出色的师傅。”

朱慈焴有些不理解父皇话里的意思,不过还是高兴的说道:“儿臣遵命。”

山东都司衙门,陆羽正在忙着学堂的筹建,准备在这里招收十三岁的孩童入学,管吃住。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变相是帮助那些穷苦家庭减轻负担。当然教授的内容,陆羽说了算。

赶在新年前,官兵们回到金州,外出征战这段时间,他们发现还是金州好。几年下来,这里的生活已经胜过山东不少,家家户户都有余粮,至于荤腥也不缺,实在不行海里的鱼虾可劲造。

年关,村落里杀猪声此起彼伏,荤油的香味缭绕在空气里,令人陶醉。那些新来的山东士兵们,没想到新年可以过成这个样子。高兴的同时也在思念远在海一边的家人,不知道他们如今过的怎么样。

想到陆中丞,他们心里纷纷暖和起来。现在家里分了田,有大人帮衬,日子肯定会好起来。金州大营的那些残疾的老兵们,没事就会和他们讲述这里曾经的苦日子。

这些人,没有一丝对生活的担忧,陆大人雇佣他们负责训练新兵,每月还有收入。要是不想留在军中,回家也有补助,总之当地人都以能进来当兵为荣。

他们也早已感觉金州军营的不一样,这里居然人人都识字。闲暇的时候,士兵们并没有喝酒、赌博等行为,最多的是看书、下棋。好生羡慕的同时,也在期待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有这一天,因为早有人说过,接下来他们也要识字,估计过了春节就会有人晚上专门授课。

陆羽本人忙到除夕才回到金州,实在是都司衙门的事情太多。同时带回朝廷封赏的旨意,营一级授百户职,卫一级授千户职,其中副千户和镇抚则授予参谋和文书,专门负责监督、思想教育及后勤,都是学堂毕业的人担任。

至于总旗和副总旗则陆羽直接任命就行,兵部备案就行。

回到家闺女陆星玥向他跑来,这么长时间,女儿还记得他。一把抱起小囡囡,亲个不停,胡渣子惹的丫头笑个不停。一旁的小子,眨巴着大眼,有些好奇地看着。

雨嘉见状赶忙上前,想抱走女儿,让丈夫好好休息一下。

“别!让我们爷俩玩会儿,这都多少天没见咯。”说罢,带着姑娘去后院换衣服,然后准备去街上玩。

雨嘉起步不过和疏语说道:“妹妹你看他,在外一本正经,在家像个小孩子,真不知说啥好。”

“可能平常压力太大,随他吧,只要相公高兴就行。你也别闲着,帮我看会儿孩子,我去前院照应下,外面还有好多事情需要处理。”

说完,疏语走了出去,雨嘉有些佩服这位妹妹,不愧是文人世家出身,懂的东西就是多。而且经商、治家也是一把好手,里里外外没有不佩服的。就连她自己现在也听疏语妹子的话,指东不往西,还省去费脑的时间。

远在沈阳的皇太极,此时正谋划除去陆羽这个眼中刺。整个智谋团队在商讨如何应对明军中的新式武器,从这一刻开始,后金也开始重视火器。有人甚至提议,组建女真的火器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