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生老病死(1 / 2)

天启皇帝朱由校历经一个多月的治疗、调养,终于有所恢复。甚至有一刻他想到了明武宗,如果他没有宫外的郎中,是不是也会步其后尘,稀里糊涂的归天。身体稍有恢复他就命魏忠贤严查皇宫内所有宫女和太监,绝不放过任何疑点。

至于太医院,朱由校想到皇子和自己,觉得这里的人确实不可靠。将诊断御医的名字画了一个圈,交给魏忠贤,令其秘密调查,务必揪出其幕后主使。

魏忠贤大喜,以此为机,正好可以排除异己,安插亲信。一时北镇抚司人满为患,导致不论是京官还是封疆大吏等都争相攀附,以免遭殃。

甚至部分中立的官员也有部分转投阉党,以求高升。

六月延安大雪延绵不断,山东济南飞蝗遮天蔽日,秋禾殆尽,庄稼绝收。而七月魏忠贤指使御史石三畏上疏追论万历辛亥、丁巳、癸亥三京察,借机又压制东林党的势力。

七月的半的朝会上,处理完赈灾和兵乱的事情后。阉党分子宋祯汉苟合几个东林党方有度、宋师襄、庞尚廉、李乔仑等轮番恶意攻击袁可立,试图拉其下马,好腾出位置。魏忠贤此时心都揪了起来,此等大事居然不和他商量,就擅自作主张。

于此同时还有部分勋贵和闲散官员也跟风上奏,言明金州巡按陆羽和登莱巡抚之间是翁婿关系,必须避嫌。难得朝堂没有继续党争,皇帝乐得继续听了下去。

别人不知道袁可立在主子心中地位,他可清楚的很,这不是送枪口上找死吗。可是无论他怎么暗示,那混账东西都没反应过来,甚至变本加厉。眼看朱由校脸色越来越差,他赶忙出声来打断宋祯汉的讲话。

“休得胡言乱语,袁大人忠君爱国,尽心尽职,巡抚登莱以来,功绩有目共睹。”

既然九千岁定了调子,而且有一些东林党人参与,他们这些阉党自然要唱反调,总之不能随了东林党人的意愿。

朱由校正好借势,晋升袁可立为右副都御史总督大同、太原节制二镇军政大权,至于登莱巡抚则换成了张铨。明白之人如九千岁等,发现他们的一通折腾,反而丢失的更多。

陆羽地位依旧稳如泰山。至于阉党反而无所谓,因为的这些职位本来就不是他们的人,只要不在东林党手中就行。

扬州府泰州陆宅,王氏在焦急的等待,雨嘉快要生了,而袁疏语忙着指挥稳婆、丫环。当初出发南直隶的时候,她还记得娘亲的话:陆家不似一般高门大户,没有那些勾心斗角。到了婆家要以丈夫为主,男主外女主内,让姑爷安心在外保家卫国。

现在是一个女人最要紧的时候,第一次生孩子犹如闯鬼门关。相公不在,她得站出来,安抚那个无助的女子,都是陆家子嗣,不能放任不管。王氏看在眼里,笑在心里,这个儿媳她太满意了。

没多久,屋子里传来一个响亮的婴儿哭声。生了!生了!

一个丫鬟出来汇报,雨夫人生了一个姑娘足有六斤。王氏高兴地自语,陆家终于有了第四代出生,虽然是个姑娘,但也是个好兆头。

王氏走进屋子,雨嘉虚弱的躺在床上,儿媳妇袁疏语坐在床边细语安慰,此情此景令她有些陌生。哪家正妻可以这样对待妾室的,她陆家可以,当初退婚的官宦人家要是知道估计肠子能悔青了。

“来…来…,看看我们的小姑娘。”看过婴儿转头和雨嘉说道:“你也辛苦了,好好休息,回头书信一封给陆羽告诉他,他当爸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