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发现家里后院没有起火,其乐融融,便将心思都放在备考上。准备这么多年,该是收获的时候,他要以开启一个新的时代,给这死气沉沉的大明装上发动机,打醒那些整日做梦的士绅们。
就连岳父袁可立,都亲自指导他。至于为什么结婚这么匆忙,就是想告诉同僚,他家的姑爷是独一无二的,文韬武略样样不差,他的闺女没有嫁错人。还有就是文人的小九九,袁家不是锦上添花之人。
乙丑年二月初九,春闱。
当陆羽听到今年主考官是顾秉谦和魏广微,果然天时还是在他这边。至少不会有东林党人来坑人,至于阉党那也是皇党,虽然理念不同,但是应该不会针对他,毕竟皇帝那一关过不去,他在陛下心中是挂了号的。
第一场是考《四书》
第二场是考论、诏诰表等
第三场是考经史时务策
乙丑年二月二十八,会试张榜公布一共录取300人
第一名是华琪芳,而陆羽则是在240名,有惊无险顺利成为一名贡士。
出成绩的前一天晚上,天启皇帝特地知会魏忠贤发榜前要给他看过后才能张榜,当在第240名之处看到熟悉的名字,便没有多说什么,毕竟殿试是他说的算。
魏忠贤深深松了一口气,还好主子没有较真。
三月十五,朱由校在皇极门主持殿试,人群一眼就看到陆羽。他今天的题目是:同心同德,尽忠尽职。
看到题目,陆羽沉思片刻就有所得,思考再三觉得还是稳妥好,要是真写的太激进,被众考官抵制就得不偿失。
就题论题,另辟蹊径,就君臣如何上下一心,尽忠职守,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钱这个所有人摒弃又离不开的俗物是何等的关键。
奋笔疾书头也不抬,没办法想讲清楚,那得出一本书,但时间有限,只能讲述一些重点。期间朱由校路过,仅仅几眼就被他的策论内容吸引,有人居然以数据来作为论述的重点,简单明了,又有说服力。
见惯大道理,一时挺好奇,不免多留意几分。
其实陆羽这样做,挺有风险,但他不得不这样做,如果千篇一律,怎能显示他的不同,再说只要朱由校能看到,想必进士不会跑。即使不被考官所喜,他也无所谓,名次于他没那么重要,只要是进士就行。
出了紫禁城,他徐徐吐出一口气,科考终于走到底。如果不出意外,有了进士的加身,日后行事就更加方便。
大明你爷爷来了,一干宵小等着哭吧,是时候让你们感受什么才是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