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明末另类书生 > 第24章 疯狂试验、发明

第24章 疯狂试验、发明(1 / 2)

知州大人邱鏸从一开始惊慌失措,到后来游刃有余。生病的百姓被隔离,除了几个倒霉的,大部分已经康复,料想中的瘟疫并没有发生。

流民也已经被分流,一部分拿着粮食和种子返回家中重新开始,还有一部分被组织去修路,造桥,加固堤坝等等。

此次危机已经解除,仓库中还有存粮,库房中还有银钱。再过段时间,等最后一批百姓回归正常生活,赈灾工作也就告一段落。

就是这申文,不太好写,据说隔壁几个县府还在焦头烂额中,还在等扬州府拨款赈灾。他这边不仅快结束,顺带还做了不少利民的实事。

最关键的是,整个州衙基本没付出什么,除了一些搁置的荒地和部分水田。

扬州知府郭之琮,一直在为赈灾的事情愁眉苦脸。所属州县一直在呈文请求拨款,调拨粮食。奈何扬州府的受灾面积颇大,缺口的粮食非常多。

今日不曾想看到一份申文,泰州知州邱鏸汇报,所属境内赈灾事宜已接近尾声,流民已经陆陆续续返回籍贯。

这个是近日听到的最好消息,他叫来佐官询问得知,当初只是给泰州发了批文,并未调拨粮食和银钱。

欣慰之余,他准备安排人员,下去考核实证。江南乃赋税重地,南直隶应天府盯着的人很多。如果处理不当,他的知府位置将不稳固。

陆羽几人沐浴朝霞逆流而上,直奔扬州府。回到自己一手打造的熟悉的环境格外舒服自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求科举。稚童们进步很大,千字文已经学完,正在粗读四书五经。

知府郭之琮的奏报上出现一个名字——陆羽,他隐晦地出现在整个事件中,串联前后。整个赈灾确实是知州主持,这份功绩实打实,不可置疑。

暗中打听到的消息,也是知州大人运筹帷幄,降低了粮价,安抚了流民,干了不少实事。唯一有意外的是,一个吏房主事消失在了衙门。

可惜这个经验不能照搬,看着桌上的呈文,他又是一阵头大。朝廷没有钱,只吩咐赈灾,却没有拨款,这是一分钱难倒一分汉。

将申文放置一边,他去大堂召集官员商讨对策。流民问题还是要尽快解决,拖下去,到了冬天容易出人命。

正在读书的陆羽还不知道他的名字已经上了知府大人的案桌。

他此时正在读着王氏来的信:红薯长势喜人,土豆和玉米也还可以;当初的流民中她只留了二十户;另外就是他父亲陆明拿出一部分田地分给军户们种植,提高他们的收入。

眨眼年关将至,看看时间也可以准备回家过年咯。

这日他在挑选礼物,鬼使神差地进了一家胭脂水粉店。四周小娘子投来异样的目光让他脸红耳赤,慌乱中柜台上的画眉笔吸引了他注意。

不管三七二十一,购买了一些胭脂水粉和眉笔,在那些小娘的调戏目光中落荒而逃。

不是说明朝女子,都很保守的吗?传言有误,害人不浅,个个都是饿虎。

陆羽拿起眉笔,在纸上写了写字,又用手搓了搓粉末,还用火烧了一下。哈哈,得来全不费功夫,石墨,这个就是石墨。没想到被做成眉笔了,大材小用,浪费啊。

此刻他归心似箭,带上礼物,装上景德镇的胚泥,坐上船直奔泰州城。路途中,他冷静地分析,现在和今后的形势,外面忠奸不分,敌我不明,这个时候把这些关键技术透露出去,说不定会间接资敌。

一回到宅子,见过家人,禀告父亲后,他就带领下人,去了农庄。

仅仅半年没见,这边已经大变样,甚至河边还有几处酿酒工坊。陆羽试了试,出酒率挺高,就是质量不咋地,蒸馏不到位。没办法,师傅们只能靠经验,无法精准把控温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