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9007章 纂修一统志纳四海 绘制舆地图开新境

第9007章 纂修一统志纳四海 绘制舆地图开新境(1 / 1)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的繁霜时节,大都兴圣殿的琉璃瓦上凝结着玉屑般的白霜。扎马鲁丁指挥着十二名典簿官,将三丈余长的《大一统志》草图徐徐展开。当绘有非洲大陆的坤舆图呈现时,满朝文武的呼吸为之一窒——那片形如独角犀牛的陆地轮廓,彻底颠覆了《禹贡》九州的概念。

编纂工作始于三年前的秘书监档案库。扎马鲁丁在整理辽代旧档时,意外发现契丹人绘制的《西域舆图记》,其中竟标注着通往拂菻(东罗马)的商路。更令人惊喜的是,在江南送来的南宋秘阁藏书中,寻得彩色绢本《诸蕃职贡图》,细致描绘了阿拉伯商船的结构。

诸君请看,扎马鲁丁在兴圣殿指着波斯湾区域,自刺桐港至忽鲁谟斯,顺风不过百日航程。太子真金趋前细观,见图上不仅标注着季风周期,还以朱砂注明各港口特产:阿曼的乳香、印度的胡椒、三佛齐的丁香皆列其间。

当展开坤舆图时,御史中丞崔彧突然指向非洲南端:此地形状,颇似《岭外代答》所载僧只人故乡!扎马鲁丁含笑取来伊本·巴图塔的手稿佐证:此角谓非洲之犀,其南有海道可通大食。

为验证地图精度,扎马鲁丁设计了严密的测绘体系。他命各州府呈报四至八到,同时收集商旅的路程记。某次校勘江南数据时,发现杭州与泉州的距离在不同文献中相差百里,遂派遣回回测算员携里差仪实地勘验。

最艰难的测绘在云南边境。当缅国进贡象舆时,扎马鲁丁亲自丈量象舆尺寸,在《大一统志》稿本页脚用朱砂注记:象舆高丈二,广八尺,容二十人。唐《蛮书》所缺,今得实证。这个细节后来成为研究东南亚交通史的重要依据。

在整合数据时,他创造性地采用计里画方与波斯经纬网并用的制图法。当地图初成时,人们惊见长江实际长度较《元和郡县志》记载多出千里,而丝绸之路的曲折程度远超想象。

《大一统志》的编纂本身就是跨文明合作的典范。编修组中既有熟稔汉文典籍的儒生,也有精通波斯文档案的回回学者,更有擅长绘图的西夏遗民。某次争论云南地名时,大理段氏后人取出南诏《铁柱图》,竟与阿拉伯商人携带的梵文地图暗合。

在编纂海国篇时,扎马鲁丁特意邀请泉州市舶使蒲寿庚参与。这位阿拉伯裔官员不仅贡献了家族珍藏的航海图,更口述了自广州至巴士拉的四十处航标。书中关于南海暗礁的记载,后来被郑和船队视为重要导航依据。

某夜校勘至海西诸国章节时,年轻编修赵世延发现大秦(罗马)的纬度与长安几乎相同。扎马鲁丁当即取出地球仪演示:故冬月自长安西行,衣着不必增减。这个发现被记入《疆域考》,成为世界气候学早期探索的珍贵记录。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旦,完整版《大一统志》在太庙举行献书礼。当忽必烈看到海陆丝绸之路在舆图上交相辉映时,不禁感叹:朕舆图之广,过汉唐远矣!特别令将坤舆图刻石立于国子监,供天下士人观瞻。

这部巨着的创新之处令人惊叹:

首次标注了欧亚非三大陆的主要山脉水系

用不同颜色区分元朝直接辖区与朝贡国

附录的《异域志》收录了二百三十个国家和地区概况

特别记载了日本银矿、爪哇香料、天竺棉花的分布

最富远见的是海洋篇中关于季风与航路的论述。当倭商看到标注着对马海峡洋流的地图时,震惊地表示:此秘本我国探海百年未得!

晚年的扎马鲁丁在《大一统志》后记中写道:舆地之学,非为画疆,实为通途。他主持绘制的世界地图,后来被朝鲜使节复制成《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其上清晰的非洲轮廓比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早两个世纪。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波斯史家拉施特在《史集》中特别称赞:契丹宰相扎马鲁丁所制舆图,使世界如掌中观纹。此时的大都书坊里,已出现简化版《万国全图》,商人们凭着地图上的航线标记,组织起规模空前的远洋贸易。

某日大雪,退休的扎马鲁丁在私宅接待威尼斯商人彼得。当这个意大利人看到地图上准确标注的亚得里亚海时,激动地在心口画十字:上帝啊,东方人早知道我们的家园!这个场景,恰似文明交流的隐喻——当丝绸之路在舆图上绵延万里,人类终将理解何为天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