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3601章 少年立志戍边关

第3601章 少年立志戍边关(2 / 2)

当夜,袁崇焕在客栈油灯下,将所见所闻详细记录。在笔记末尾,他挥毫写下:

男儿当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他日若得遂心愿,必使胡马不南牧!

此后数年间,他三上公车,皆不第。但每次赴京,必往山海关考察。万历四十七年(1619),三十五岁的袁崇焕终于高中进士。然而就在殿试前夕,萨尔浒惨败的消息传来:明军四路出师,三路丧败,阵亡将士四万余人。

朝野震动。殿试策论时,许多考生仍作歌功颂德之文,唯袁崇焕直指时弊:

辽东之失,不在兵不利,在朝廷不明。庙算不定,任将不专,粮饷不继,此三败之源也。若欲复辽,必先择良将、练精兵、固守要地、以待时机。

这份锋芒毕露的答卷引起争议。主考官叹道:此子见识卓绝,然过于刚直,恐非福也。最终位列三甲,授福建邵武知县。

友人替他惋惜:元素兄大才,竟屈就七品知县!

袁崇焕却笑道:知县虽小,亦是亲民之官。且闻闽地多海防,倭患未绝,正可习守御之术。

在邵武任上,他果然展现出非凡才能。某日审理一桩命案,县尉已认定是流寇作案。袁崇焕亲临现场,在草丛中发现一枚玉佩,上刻字。他不动声色,暗查本地豪强陈氏,果然在其别院搜出凶器血衣。

陈氏派人送来千两白银,附言:愿结善缘。袁崇焕当众将银两投入县库,正色道:袁某头可断,法不可屈!最终将真凶正法,百姓称颂袁青天。

他还主持修建水渠,引闽江水灌溉农田。工程最艰险处,他亲率衙役开山凿石。当地老农感慨:自宋蔡君谟后,未见如此为民之官。

然而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取出那本已经翻烂的《纪效新书》,就着烛光研读。北方的战报如雪片般传来:开原失守、铁岭陷落、沈阳沦陷......每读一份军报,他的眉头就锁紧一分。

天启二年(1622)正月,广宁失守的消息传到邵武。袁崇焕一夜未眠,次日清晨,他做出了改变一生的决定:单骑出关,实地考察辽东形势。

临行前,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今全辽将覆,岂可安坐南疆?虽一介书生,愿效班超投笔。此去关山万里,若得马革裹还,亦无所恨!

三十八岁的袁崇焕,就这样踏上了通往辽东的征途。他不知道,在前方等待他的,将是彪炳史册的功业和千古奇冤的结局。但此刻,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男儿报国,正在此时!